如何理解与践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作者:郭朝刚

高手者,身在职场,声名远播。学习实践,渐修顿悟,离不开“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反思与践行。

国学文化博大精深,经典名句深入人心,历久弥新。新时代,对于《大学》读来思考,仍然具有现实的实践意义,给我们带来新的启迪。

什么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此句出自《礼记.大学》,原句为“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郭老师评析:此句正是儒家学子修身八目中的“四目”,千百年来一直成为莘莘学子学以修身、习以养德的座右铭。吾生有涯,而学无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学问之道,求其放心而已。心诚而事顺,求学问道者,从心出发,探究事物的发展规律,获得知识,以增进学问与才干。

格 物

格物,探究万事万物的规律。“格”,规律之义。王阳明说:“意所在之事谓之物;格者,正也。

对于世间万物,深入探究其道理,明白其发展规律,知晓其成长变化之道。这是格之本义。不论是为学之道,还是做人之基,皆在于明白其意义何在?

推物及人,格物正是有助于我们“懂道理”,明得失。通过学习研究事物的规律,进来纠正自我的言行,以求致良知。阳明所言的格物,就是使自己的思想正确,这是内察反省的功夫。

致 知

致知,获得知识,达到完善的理解。“致”,求得。“知”,知识。

增知长见,这是基于对事物的研究而后练习实践面后获得的认知。知识,来源于书本、练习、工作、实践,由感而后悟得。做人在于明白做人的道德规则,遵纪守法,依照公序良俗践行。

求学,在于获得前人积累和归纳的专业学科精华之信息汇总。知识,作为信息分类集成,对于我们提升认知,拓宽思维、解疑答惑,具有理论上的指导意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提升了对于道德学问、工作实践的正确认知,才能实现去迷得悟。

诚 意

诚意,指诚恳的心意;使其意念发于精诚,不欺人,也不自欺。这是道德修为的根基。

其中,”诚“,是指……诚实;”意“,是指意念、念头。所谓,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念,正是当下知觉与想法。在于想之而未动之时。

意念形成想法,想法汇聚为思想。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念头,在于行动之前的动机,作为行动的触发器,具有先导性。行事之前,三思为要。在于权衡利弊得失,取势而为,遵从内心的良知正念。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正 心

正心,使人心归于正,追求公平正义的心。

正心之哲学精要,在于诚意之后的修行要诀。正心,就是去除私心杂念,端正心思,没有三心二意,持志于心,不为外物情绪所牵绊。

正心的关键,在于端正自己心思,通过理智来驾驭感情,进行自我调节,以求保持中正平和的积极正向心态,集中思想修养品性。

如何正心?在于修得一颗中正平和之心。由定生静,由静生慧,由慧生觉。

正心、诚意,致知、格物,这正是人生修行的四项基本功。

人杰之奋发有为,修身立德,建功立业,写文立言。在于一颗强大而富有正能量的觉悟之心,养浩然正气,其心光明,其道大光,这也正是高人修行的关键所在。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