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碎片观察和想法

1 产品差异化

读段永平关于差异化的论述,记录一下。

首先,差异化指的不是「不一样」,尤其不是:你做了黄色的,那我就做红色的。你在 CPU 上下工夫,我就在摄像头上下工夫这种。

差异化指的是:「你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别的地方满足不了。」

iPhone 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从 7 代之后,每年 iPhone 都被唱衰,每年都岿然不动,还是吃最大的利润份额。为什么?因为 iPhone 能满足的,安卓阵营依然遥不可及。

第一,iPhone 力求每个功能模块都健全了才会推出,不像很多公司,急着追热点,折叠机就是一例,不好用。但每次 iPhone 上有了,就一定是行业标杆,追不上的那种。过去 iPhone 的性能都被诟病,但现在也有 M 系列芯片了,不一样了。

第二,iPhone 的封闭系统还是足够强大,流畅度、安全性和使用体验,我在任何安卓机上还是没办法用到。我手里的备用机华为,不夸张地说,一次系统更新就整出来 10+ 的预装垃圾应用,真的恶心。

第三,iPhone 顺带着 iPad、Mac,尤其 App Store,让体验更加稳固。有的产品就是 iOS 特供,这没办法。

这些才是差异化的地方。差异化让大家愿意花钱买更贵的东西。

很多分析师都说 iPhone 溢价高。根本不存在溢价这一说,消费者买就证明值这个钱,成本价值论是没有意义的。除非用更低的价格提供一摸一样的体验。

有的行业是没办法差异化的。比如硅片行业就没有差异化,用户,也就是大量 toB 的企业,最后只关心效率(即用电量),一定会陷入剧烈竞争,赚不到钱。这跟巴菲特芒格说的,航空公司不值得投资是一个道理。航空公司的体验差异太小了,能到目的地就行,其它的需求都很弱,因此航空公司就会陷入价格战。硅片行业未来也会陷入价格战。

另外,大而广肯定不是差异化。正因为有垂直市场,才有做某个方面最好的机会,小而美就能存活下来。

段永平说:「今天我们开会时一个朋友告诉我,他非常喜欢ipad,因为It's not great for everything but extremely good for a few things.。」

纠结 iPhone 不完美、MacBook 不完美没有意义,因为他们就是在某个场景下一直 extremely。

2 获得与获得感

一个不严谨的观察是,收听量/订阅量比值较小的播客,基本集中在信息密度比较大的类别,比如商业。相反,收听订阅比高的通常是生活类或者喜剧类的。

跟买书的心理一样。订阅如山倒,收听如抽丝。

大老师说过,知识付费不能成立的最大原因,就是,学习是反人性的。但买书其实不反人性,买得到专栏也不。

3 归纳法

维特根斯坦说:「我们之所以采用归纳法,是因为它是和我们经验相协调的最简单的规律,但它并没有逻辑基础,只有心理学的基础。」

我们平时对待自己的生活也是如此的。我们看到羡慕和敬佩的人,就想着模仿他们的经验。其实归纳法在个人生活领域不大可能奏效。现在去重新学习和模仿王兴、张一鸣没有意义。对他们的信息掌握,妄图用碎片的微博和媒体的评议来获得成功的路径,是不可能的。甚至连模仿学长、学姐,模仿工作中的前辈和 leader 的路径,都是没意义的。

比如我在滴滴的老板,我想要成为她,必须在快车项目启动的时候,加入成为第一个产品经理,并且全力投入搭建产品团队、从零构建起产品架构。而晚了三年,你就只能在滴滴做一个高级员工,不可同日而语。

你也可以说,用归纳法看,你应该加入的是「下一个快车团队」,比如用一些看似理性的分析得到的领域:新能源车、区块链、芯片、元宇宙等等。但你怎么知道你加入的是滴滴,还是大黄蜂?

如果你问大黄蜂是什么,这就对了。你现在模仿所谓成功经验,加入的可能就是这样一家成为了行业历史尘埃的公司。

4 差评

抖音做本地生活,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是:没办法鼓励差评。

抖音整体的内容导向肯定还是正向的,这是内容载体限定的,很难想象大量的短视频内容都是吐槽和影响情绪的东西。但没有差评的话,单纯好评是无法支撑公允的评价体系的。这点上,不好替代大众点评。

5 用户心理

《零售的哲学》里讲了一个故事,每次读都值得细细品味。

89 年日本开始收消费税,而且很快从 3% 调整到了 5%,社会消费情况萎靡不振。铃木敏文在伊藤洋华堂的董事会上提出,可以做返还 5% 消费税的促销,被人嗤笑。大家表示,以前降价 10%,老百姓都不在乎,效果都不好,你这 5% 凭啥就有用?

结果铃木敏文争取了在北海道试点的机会,同期的营业额比上一年提升了 75%。公司立刻决定第二周就推广全国。

这真是洞察用户需求特别好的范例。用户的需求不是「客观」和「理性」的,用户需求总是主观的。对消费者来说,以前没有收税,现在贵了 5%,这是新的负担,像是凭白多收了钱。商家把这个「凭白」多收的钱去掉,更能击中消费者的预期,因为大家正处于对消费税反感和不适应的心态中。

太准了。

6 工作自由

今天看到一个概念,醍醐灌顶,财务自由是分两种的,一种是为了「不工作」,退休生活,这是 freedom to leisure。另一种是为了「有选择工作的自由」,就是不必为了赚钱牺牲工作体验,这是 freedom in work。

这两种生活方式差异很大,要求也不同。

不工作意味着较高的积蓄量和理财能力(而且成反比),还跟你想怎么退休有关系(住海岛还是就在校区生活)。

而 freedom in work 对积蓄的要求波动就很大了,因为 work 本身也能带来收入。

到底是拼命赚更多钱,还是已经有了安全积蓄后可以少赚点钱能做到「工作自由」,that is a question。

7 稀缺性

做内容很重要的一个认知是,内容的信息量或者所谓含金量,并不一定直接创造用户价值。这里面跟消费者沟通的方式显得更有稀缺性。

这种落差,可以看一看 B 站的苏星河。第一次看,产品经理们可能会震怒:这么简单的东西凭什么这么火?

但他就是能把每个初阶产品都知道的东西,用「趣味性」和「获得感」讲出花儿来。

找到自己稀缺性,才是做出差异化的前提。「本身好」没有意义,「比别人好」才有意义。

8 little vs great

《燃烧》是一部文学性很强的电影,导演李沧东本来就是小说家。里面有一段台词是说,满足了温饱是满足了 little hungry,但很多人还有 great hungry。电影里的穷小子在纠结爸爸判刑、妈妈负债、自己没有稳定工作的问题,而富二代在纠结自己的人生追求和更多刺激新鲜的事物,他们都拧巴都痛苦。

工作前三五年不大能体会到 great hungry,但一旦有房有车,little hungry 被满足,很快就陷入人生的另一层纠结了。而这一层纠结,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无法解决。你如果还陷入 little hungry 中,考虑温饱或买房问题,很可能会小看这个。但说实话,赚钱的问题通过努力和时间很快能达到,但 great hungry 是存在太多机缘、个人经验和复杂变量的。

9 送礼心理

送礼物有一些很微妙的心理。

– 如果是比较便宜的东西,那尽量要找「显得贵重」但价格尽可能不透明的东西。比如礼盒包装的书,或者自己的手工制品。我最近喜欢送唱片也是如此,对方不大会直接查到价格,而同时唱片给人感觉是有品味,以及可能是精心挑选的,代表用心,很适合送礼。

– 反而,如果是比较贵重的东西,那尽量要找价格非常透明,或者至少标价很清楚的商品。比如小罐茶,通过各种市场宣传让大家都知道价格。因为如果送茶叶对方不清楚本来价格,很可能会「浪费」,当便宜茶喝掉。另外,这里面如果有购买团购折扣的操作空间,就更好了,2888 的大闸蟹券,其实成本就是800 这种。

10 投资

「人生:Life is 10% what happens to you and 90% how you react to it.

投资:你回报的 10% 取决于发生了什么,90% 取决于你如何对待所发生的事情。」

看到这段话,有触动,

除了字面意思,还说明了:

1. 你应该根据那 10% 去决定该做哪 90%。而不是一生都在追求根本没发生在你身上的 10%(比如中**或者一个什么其它的极好的运气)。

2. 不要小看自己的决策。你跟历史进程比当然意义不大,但从每天饮食,跟谁结交,怎么处理闲余时间,这些都是决策。

11 不重要

吴军硅谷来信 3 – 256 封信:

「生活中那些不重要的事:

服装和购物

高档餐厅

八卦

社交媒体

新闻资讯

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过度思考总想让自己正确

经常用的东西使劲挑牌子

对明天的担心」

除了服装购物和新闻资讯感觉略有点绝对,其它的完全认知一致。

日三省吾身。

12 即刻会员

即刻最近开始有会员了,大概是十块钱左右一个月的样子。会员的权益其实不多,很多都是小东西,比如能改 APP 图标或者头像旁边有标识。有一个较为关键的,就是会员可以选择评论区只对会员开放,或者只对关注的人开放。这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很显然争论的双方,就是创作者和老用户vs大部分的普通用户。

讨论信息茧房和商业化到底如何体面并不是关键,即刻核心在解决的还是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怎么保证社区的内容有价值。像知乎的商业化是做得比以前要好了,但内容价值肉眼可见江河日下,生活类内容都不如小红书用心。内容社区的关键就是创作者,如果没有做过创作者,可能会低估创作者做内容的压力。网红看似是万众瞩目的,或者躺着挣钱的,但其实心理压力都非常大。一个评论区,只要有了一些评论数,就一定会出现负面反馈,很多负面反馈是毫无道理的,对于那个评论者而言也是无足轻重的,但对于创作者来说就是每条帖子、每段内容都要被恶心到的。尤其在社区泛化后,不了解你的、不熟悉你在探讨的领域的用户,层出不穷。怎么保护创作者是大多数关注内容的social media 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微信公众号厉害就厉害在评论区甚至要得到创作者允许才能展示。后来更是极致到,必须关注一段时间才能留言,连视觉污染都不允许存在。究其原因,就是在舆论场上,创作者总是劣势的,你在这时候追求所谓的平等,结果就是没人愿意创作了。为什么创作者是劣势的?因为靶子就是创作者自己,攻击者自己是在暗处的,无论怎么讨论都可以全身而退,总能挑出靶子的问题。这个可以展开说很多,这里不多说了。

即刻这种策略就是要保护创作者,因为社区的杠精肉眼可见的确变多了。即刻本来也不是要靠做流量来立足的产品,就更需要凸显其不可替代性,也就是让那些投资人、产品经理、文艺圈的人都愿意在这里说一些真话,创作一些有价值的讨论。这是必不可少的,我甚至觉得即刻做得都很保守了。

另外有人留言说 Web3 能解决这个问题,我没好意思在即刻怼回去。傲慢到这种程度,就像说「用 Pyhton 替代 C 语言就能改变互联网」一样无知。技术没有运营策略、产品体验和使用场景,就是空中楼阁。搞 Web3 的这批人还是早点去山里修仙,别在凡间折腾了。

13 播客

跟少楠聊天,几个感触分享一下。

有人讲,播客市场的增长似乎低于大家的预期。经常讲 2020 或者 2021 是播客元年,不管是听众还是创作者都是雨后春笋。但现在回顾看,头部的播客还是那些,小宇宙的 DAU 似乎也没有明显的增长。

这点是同意的。但是播客毕竟不像很多其它的产品,它是内容产品,内容产品的特点是:

1 不能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比如网约车就可以规模化招募司机;团购可以规模化开城;消费品可以规模化制造。内容除非门槛低、同质化比较强(如抖音),是很难的。

2 要建立用户心智,或者用户能感受体验,是缓慢的过程。同样的例子,网约车用过一次,就知道比出租车好很多。但是听播客,不是多听几期,很难有这种体会。

我从另外几个切片的观察是不同的。

1 我的播客半年前每期的播放量跟现在的差不多,表面上看似乎没有增长,但看评论数/播放数的比值,是稳步提升的。听众开始建立对主播的认知,并且愿意参与讨论,代表黏性的增强。

2 像奇想驿、无人知晓等播客,花了仅半年多时间,就获得极大的关注。说明好内容的播客还是能崭露头角。并不存在很强的所谓先入壁垒,只要做得早,就肯定能站住脚。都是看内容。

3 说到内容,我真心觉得现在大部分新播客没有做起来,单纯就是因为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内容,剪辑不用心(可以听听声东击西厂牌下播客的剪辑质量),或者话题太同质化。拿着跟做短视频一样的思路做播客,意义不大,套路是根本不一样的。

所以真的不要把一切都用表面数据解决。还是看更多切片的信息。

另外一个体会是,我有时候也焦虑自己的播客订阅增长不如很多生活类的热热闹闹的播客。他们更吸引听众,陪伴感更强。但清醒一点后,还是回到「做那些我们不做就没有人做的事情」上,或者「世界更需要我们做的事情」上。播客领域很缺互联网从业者,和闲谈聊商业的内容,这些才能创造更多用户价值。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