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烊千玺被时代选中,也被用户的“重”口味选中

万能的大叔 的 第937 篇原创文章

《我的时代和我》书写了完全不一样的易烊千玺

经历了创造101式的疯狂造星运动后,大叔见识到了偶像粉丝的神奇与疯狂。不过,近日易烊千玺却让大叔对于少年偶像有了新的改观,改观不仅仅是对易烊千玺的认识本身,更有对这批狂热粉丝开始追逐“重”口味内容的惊讶。

       

所谓的“重”口味内容,指的是关注易烊千玺的粉丝们完全脱离了以往追求综艺节目、偶像帅照、无脑式表达爱慕等浅层内容,转而从偶像的深访中不断抓取有立意的素材,并咀嚼其中的深意。

      

引发粉丝们狂热讨论的,源于易烊千玺接受了《我的时代和我》这档节目。作为首期嘉宾,节目组通过为期一年的跟踪式拍摄,呈现了易烊千玺在舞台背后的各类场景,并挖掘这个少年偶像对所处的身份和时代的理解。首期播出后,主流媒体和一些意见领袖开始在微博上进行安利。

随后,粉丝们的热诚被迅速点燃。节目中大量的画面、文字、访谈,被粉丝们视若珍宝地截取组合,并就这节目内容产生无数颇具思辨力的观后感。这也让大叔对整体粉丝狂热现象的背后,有了更多的思考。


01

大众愈发需要有力量的重内容,吸睛类的轻内容已经不能满足需要


娱乐之所以容易传播,是因为内容简单、轻松又能带来愉悦感。但在经历了感官刺激之后,娱乐信息对受众内心世界的撞击依然是缺失的,这也是此次深度内容引发讨论的关键。


《我的时代和我》易烊千玺篇播出前,他还参加了另一档热门网综——《这就是街舞》。作为导师的易烊千玺也在自己的微博里推荐这个炫酷、热烈、充满活力的舞蹈综艺,而这条微博的转发量超713万,评论量超过61万。


《我的时代和我》播出后,易烊千玺同样在微博上对这期节目进行了转发,收获了超过128万转发,68万评论。



粉丝们对一个纪实性深访节目,比另一档综艺节目,至少从评论量上看,显得更“有得聊”,“有话说”。加上前面种种迹象,粉丝们真的开始爱“吃”有咀嚼感的内容了。


内容最大的功能价值,在于受众观看后能在内心世界留下什么,这里面既需要有吸引力的内容编排,又要有反差性的视角冲击,还需要直击内心的价值洞察,最终才能留给受众沉思、自省和思辨。而从大众对易烊千玺首期节目的反馈来看,易烊千玺和《我的时代和我》确实产生了有效的化学反应,受众完全对这个有人文力度的内容有了渗透性的理解。



而在功能价值之外,《我的时代和我》首期播出当天,节目在全网的播放量超过5000万。而微博中,节目与易烊千玺有关#千禧时代下的千玺印记#话题下积累了超过110万的讨论量,《我的时代和我》获得了一个深度访谈从未有过的热度,粉丝们也爱看这样一个有力量的深度内容。


02

引发思考和解读,是内容自传播的关键点。


《我的时代和我》的首期之所以能掀起讨论,主要还是基于新闻纪实性的内容视角。节目经过对易烊千玺的跟踪采访,但在素材的选择上却将所有的场景全部基于“舞台”背后,也是这个少年偶像脱离了欢呼、拥趸、光芒之后,更加有烟火气,更立体和真实的生活状态。不过真正让受众形成对节目讨论的,并不只是节目画面中所传递出练习舞蹈和声乐的艰辛,工作安排的紧密,而是错落在各个场景的访谈中,挖掘出的易烊千玺对自我的思考,这也是引发受众们对内容重新讨论的关键。



比如这个节目在新歌《无法预测》的创作过程中**关于身份的话题,你能很直接的感知到这个少年偶像在作品中获取的养分,理解到了成长和变化对自己的意义。



比如节目记录他生日会的背后策划过程,你能很清晰地看到易烊千玺对于粉丝的尊重,对于自己表达方式的坚守,对于舞台本身的敬畏。


比如在就着高考的话题,挖掘易烊千玺对自己身份的认知。你能深刻地感受到他对于失去学生身份的落寞,却又能对“艺人”身份里的得失看得淡然。


节目中无数的画面视角,都成为了受众解读偶像背后关于成长、奋斗和身份的一个个剖面,并从对偶像的原始爱慕中抽离出来,自发的形成了对内容的纵深传播。


03

易烊千玺的深挖与营销驱动造火了节目


作为纪实类的深度节目,《我的时代和我》出自于腾讯新闻出品,立意定于深度视频人物特稿。首期选择提炼易烊千玺显然是让人意外的,因为“深度”内容的讲述,必然需要时间和阅历的堆积才能支撑。但节目团队对偶像的深挖视角的确是高明的,节目并未着墨与少年偶像的一对一访谈,而通过耗时一年的跟拍,利用多维度的场景,捕捉真实的生活画面和行为细节,充分的体现出易烊千玺的性格特质,以及他这个年纪难得的克制和自知,又难得地拥有这个光环背景下的谦逊和敬畏。


首期播出前恰逢高考,易烊千玺正是这届考生,节目组在营销上借势做了一个高考H5,通过上传照片生成当年的高考语文作文和准考证。用户通过选择高考年份和地点,来读取当年的高考作文题。而准考证的照片,能智能化生成有美化和年代感的**照。这样一个带着回忆和娱乐性的交互,也借着高考的势头在朋友圈中刷榜。而刷榜的背后站着技术,准考证上智能化的照片生成技术,就源于依托腾讯云的技术框架而研发的面部融合技术,通过毫秒级的响应速度,快速通过人脸识别和深度学习技术,生成用户和特定形象的照片。



在内容和营销的双重驱动下,节目收获了意外的关注,这个关注不仅仅在于传播面,更在于高评价的口碑和有人文价值的反响。


04

优质的内容会最终表达我们的时代


前面我们提到了,现在的用户,口味越来越“重”了。而这种“重”的变化,背后是用户在夺回内容消费的主动权。


纵观当下,越来越多的节目,都需要用明星对着镜头的吐露心声,舞台背后的准备,抑或是刻意到一看就是剧本的矛盾冲突,用这些,来满足需求。为什么会这样?大叔认为,从单纯的看台上耀眼的明星,到见证从素人到偶像的蜕变,再到解构明星,放大名人背后的状态。这个变化,是不断推进和开阔的文化审美决定的。文化审美的进步,就是人思考的主动性。


与娱乐化内容不同,深度内容带来的观看乐趣,用户主动性更高,解读内容本身的过程中获得的快感,成为了大家追逐深度内容的根本原因。腾讯新闻也恰恰符合这样的趋势。因为他们多年经营的价值内容,让自身磨练出了一套与用户的交流模式。抓准用户疲于无脑娱乐综艺的轰炸,调整内容让用户能咀嚼到信息背后的用意和主旨,继而培养用户通过深度内容,激发自身思考。这期间的努力,包括《十三邀》、《和陌生人说话》,今天,又有了这档《我的时代和我》。


腾讯新闻出品带来的这档节目,其典型意义在于它表达了当下内容节目应该深挖的方向,因为大众经历了漫长的快餐化和碎片化的信息表达方式,他们尤其需要有血**和能量密度的内容。而节目内容人物特稿式的传递,没有选择传统的信息交锋式的访谈,避免了大主题容易产生的强灌价值观的隐患。节目内容的价值点,全部都用平视化的视角向受访者进行挖掘,让代入感成为受众产生思考的源头。


或许文化市场仍旧需要生产各种各样人设的明星,或是配套各种各样的节目去包装、美化,填补大家对娱乐化内容的需要。这是市场的惯性使然。但是,一股新的大众内容潮流,已经靠近了。这股潮流,是用真诚、富有深意、需要用户代入思考才能够捕捉到的内容引发的。


腾讯新闻这次出品的《我的时代和我》,绝对不是捕捉了这股潮流,而是因为他们一直就在推动这股潮流。节目的口号是:在时代中选择忠于自己心灵的生活。这也正表达了当下大多数人的渴望。通过寻找这个时代背景下,具备社会代表意义的个体,用他们的轨迹和认知来感受这个时代最热烈的样子。根据节目的拍摄时间,那么从去年这个时候甚至更早,这档节目就在孕育了。那个时候,中国大江南北,被嘻哈文化刷屏。时代这个主题是否源于腾讯新闻对于文化和时代的关系才要做这档节目,大叔无从确认。但是,笃定中国的文化消费者,会越来越需要主动性更强的内容,通过思考获取内容消费乐趣,是腾讯新闻的信念。在这个迎接“价值内容回归”的品牌前,我们看到了《我的时代和我》带来的用户好评和红火场面,但也更看到了倡导大众追随内心,实现个人价值的文化责任感。单就这一点,就已经和时下的内容IP,拉开差距了。


深度内容需要的是品质和格局,腾讯新闻出品,用它一以贯之的专业性,向大众普及用新闻视角观看这个时代多面性。得益于主题上的温度,人物选择的巧妙,纪实风格的画面语言,以及精准有效的传播宣传,最终呈现的这一期节目,让大叔并没有感觉到传统“深度”内容所携带的信息获取门槛。节目也改变了原有知名人物专访中无处隐藏的商业化感受,全然聚焦于“人”的本身,并通过足够成分的多维度场景来让你形成信息判断,这必然也是未来深度内容制作的方向。可以预测的是,腾讯新闻出品的《我的时代和我》这样有骨架的深度节目,将会成为越来越多人愿意看、愿意评价、愿意讨论的内容。而这,也将成为我们感受这个时代该有的方式。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