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的19个坑和卢克文的1000万爆款阅读

是的,你没看错,新华社的19个坑,截图如下:

我本来以为是自己看错了,这么个标题,再看署名:新华社。

于是专门点击进入去验证,真的是新华社官方公众号,内容,确实也是坑,在广西那坡县发现了一个世界级的天坑群,由19个天坑组成,于是,新华社小编就用了这个标题,19个“坑”字,妥妥的,一个不多,一个不少,文后评论“我社真是严谨”。文章阅读数10万+,“在看”1.1万。

再看另外一篇文章《香港问题与世界真相》,作者:卢克文,阅读数1000万+,“在看”16.4万,评论数2.34万,见下图,相信是真实数据。

如何能获得10万+的阅读,是很多公众号作者有过想法的,在没有获得过10万+的时候,我也曾经虚荣的想过,啥时能有10万+,后来,看多几篇10万+,做一些分析,就知道这是有套路的,如果你只是为了10万+而写作,不算难,最直接的一个方法就是追热点,追名人明星,撩动情绪传播。

我验证了一下,花了1个多小时追了一个热点,写了一篇《开学第一课:教育部如果推荐这些偶像,学生家长们不答应》,这篇文章阅读数20万。这个月初,又写了一篇《任正非回复华为HR胡玲实名举报:三句话体现管理万人大企业的智慧》,并没有想追热点,只是有感而发,没想到在头条的阅读达到79.5万,评论1425,转发4471,如下图。

这些都是写作的套路。

所以,近期写香港文章的,很多自媒体写出了N多个10万+,甚至100万+,也有一些比较有个性的媒体人表示不屑于蹭热点。

卢克文,1000万阅读的爆款文章作者,在微博表示:

不到48小时,一篇一千万阅读的文章诞生了。我在所有群发了大红包!公知们这两天气急败坏,疯狂攻击我。我不反对你们来攻击,你有道理,也可以去写文章来辩驳,让历史来检验谁对谁错!
卢克文微博

新华社和卢克文,本来不该放在一起,偏偏是先看了新华社,后看了卢克文,于是想着二者也是有一点关系,至少从数据看,都是大号。

说实话,19个坑字,让我点击进入后,是觉得怎么如此一个严肃的新闻机构也玩起了标题党,后来想想,为啥不能用这个标题呢,也挺好的,符合事实,19个坑啊。一本正经的官方媒体,偶尔玩玩调皮,也是挺好的,人性如此。或许,刚刚好遇到这届新华社的小编也是比较活泼可爱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愿意看就好,多翻了几篇,确实是偶尔。

另外,新华社的另外一篇文章,也是让我有点意外的,就是一篇广告投放文章:《告诉你一个不一样的拼多多》。

本来以为拼多多发展迅速,得到新华社官方号的青睐,后来看到文末,赫然发现“(推广)”字样,特别注明“免责声明:以上推广内容为企业商讯”。原来,是一次推广投放。

同样,我的心理活动,一样是惊讶到可以理解,新华社也是媒体,是媒体,就有被投放广告的可能。

为什么开始惊讶,其实是我个人的偏见,我认为新华社,是官方严肃媒体,不应该有广告存在,不应该有标题党存在,其实,是我忽视了人性,官方媒体也是媒体,小编也是新媒体运营,也需要关注,也需要营收,偶尔玩一下标题党,偶尔接一些推广,也是可以理解吧。

再回到卢克文的爆款文章。

“公知们的疯狂攻击”文章,我也粗略翻看了一下,有质疑卢克文中专身份的,有列举了众多书籍原文,证明卢克文的某篇文章80%洗稿,反正,就是这个公众号文章是有问题的,不能相信。

其实,这里的心理活动,或许,有些方面,类似于我看新华社的文章的心理活动,这么身份的公众号,怎么能产出这样的文章,能产生这样的数据,不符合自己的认知啊。

卢克文的文章,是否洗稿抄袭,我也没时间验证,写这篇东西,只是想说明一下,个人的心理变化过程。

文章阅读超越1000万,确实是非常厉害的写作运营,不可否认卢克文的公众号运营能力,对内容的组织能力,没必要用什么中专学历跟产生这样的爆款去挂钩,学历,都是过去式,没有读过大学,也不妨碍自学成才。

至于涉嫌洗稿抄袭,我个人态度,也是反感的,现在的时代,已经信息泛滥,来回捣腾别人的观点和内容,只是在重复制造,或许还制造了很多垃圾信息,当然,如果你就是乐于读一读类似知音这样的风花雪夜故事,那也无所谓。

你为什么写作?

我加入过不少公众号作者群,和不少作者聊过写作这个事情。

有为了兴趣而写的,就是想写自己的东西,有没有人看,不重要,自己爱怎么写就怎么写,别人爱看不看。

有为了谋生而写的,必须写出爆款文章,获得流量,才有可能变现,获得收入,例如大量的流量号,有些都称不上写作了,就是批量做号,大量产生内容,目标明确,赚钱。

有为了名声写的,就是想出名,一心写热点,想得到更多认同,无可厚非。

也有乐于做人生导师的,写自己的知识经验,自己的实事评论,力求让更多人了解他想表达的有意义的生活追求。

人生短暂,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吧,至于别人的文章,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就好,有些人看文章,乐于了解作者,有的人,就仅仅是看文章,谁写的,不重要。

我个人属一直觉得文章是个人学识与人生经历的综合表达,一些凭空妙笔生花的热门文章,虽然有很多人追捧到10万+,我也是懒得去细看的,我更乐于看一些自己有一些了解的作者文章,虽然一些了解并不全面。

每个人的学识都有局限性,尤其是信息掌握不足的时候,非常容易被蒙蔽。

陈安之,曾经叱咤风云的成功学大师,不久前被人民日报点名:

而在当年《对话》节目,央视邀请了陈安之到场点评马云,陈安之当时毫不客气地批评马云:马云很自信,……人在自信当中需要自省,同时自信不等于自大。

面对陈安之这样的“大佬”,马云只能咬着嘴唇默默地听着大师点评:

没有想到,被点评的马云后来成为首富,而陈大师,则被《人民日报》点名,报道中称,陈安之团队涉嫌诈骗,曾把多名学员骗到家破人亡。例如他们诈骗一个养牛的农户卖掉自己的几百头牛羊,凑足108万交给陈安之,忽悠其交钱到陈安之门下当“终级弟子”。

你看,当年的央视,都不可免俗的邀请陈大师做嘉宾,这也是时代的局限性。

每个人的价值观、目的性、背景、学识认知、思维逻辑等多方面,都会有各自的局限性,抱着开放的心态去看待新事物,同时具备分辨“事实”还是“观点”的基础能力,或许会让自己的成长更加豁达一些。

因此,新华社的19个坑,卢克文的1000万阅读,各自以自己独立思考的态度去看吧,当然,也不是每一件事情都值得去思考,找到对自己更有意义的事情去做就好。

最后提一点,当你觉得自己没有进步的时候,就需要跳出原有的环境,在更高角度更高维度看问题,这个过程,或许需要读一些书,听一些更高水平的谈话。最直接的方式,找你身边的人,你的老师,你的公司上级,单独吃个饭,聊个天。11月了,应该为明年早点做个计划。

晚安,赶紧睡吧,如果你还没睡。

==============

公众号作者:BLUES(兰军),致力于教育科技产品打造,梅沙科技合伙人,原迅雷产品总监,腾讯、YY语音高级产品经理,公众号ID:bluemidou,原创运营了6年公众号,写了700多篇原创文章,欢迎留言交流。


长按二维码关注BLUES,谢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