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搬运”视频获千万次播放,“扮小丑”成鬼畜区新顶流?| B站11月涨粉分析


本文3700字,预计阅读11分钟

EDG的夺冠铭刻了英雄联盟S11全球总决赛的高潮,也造就了B站的电竞之月。这种热情是否得以延续?B站11月涨粉生态又呈现出怎样的趋势?我们先来看榜:

b6531be2cb84e85ebc2d28805a0d4aa0.jpg

从整体增粉量来看,平台账号依旧遥遥领先于个人创作者,其中@哔哩哔哩英雄联盟赛事 以206.4万的粉丝增量再次拔得头筹,对比上个月的136万显然“更上一层楼”;@EDG电子竞技俱乐部 的增粉量则为194.3万,夺冠**过后,不少用户对这支战队“转粉”。
电竞之外,增粉量在50万以上的个人创作者仅有两位,其一是目前长期霸占榜首的@罗翔说刑法;其二则是以油腻版小丑变妆走红的@哥谭噩梦赫然,自10月16日发布入站视频后,粉丝已增至88万,这使他成为本次“大佬扎堆”的榜单中,唯一由低粉冲至高粉状态的黑马。

本次入榜账号中,有不少都是用户熟悉的“老面孔”,如探店美食家@盗月社食遇记、内陆“福音”@大庆赶海、以一己之力打造“通辽”宇宙的@小约翰可汗等。此外,被称为“印度第一人”的另类美食家@刘庸干净又卫生,仍旧保持着探访印度街头小吃的创作路线,鲜明独特的风格吸引了179万粉丝关注;从3月起就持续涨粉的@音乐私藏馆,在10月也不负众望增粉35.5万,成为本月音乐区上榜的“独苗”。
此外,卡思还观测到,跨平台运营的达人相较以往明显增多。从早期的因影分身特效走红的@影流之主,到前不久将“油腻唱法”运用得炉火纯青的田一名,再到最近的刘庸、赫然,他们从其他平台到B站的的转型之路并非风平浪静,更多达人面临的是一场“红与黑”。

@哥谭噩梦赫然

——跨平台达人的“红与黑”

“为了演好小丑,希斯•莱杰将赫然的视频看了三天三夜。”
鬼畜区又有了新素材,这一次的万恶之源来自有着小丑同款仿妆的@哥谭噩梦赫然。
在他走红的一段视频中,赫然身穿紧身白色长袖,手持一罐饮料,自嘲地说着“我好不容易动心一次,你却让我输得那么彻底”,随即发出反派的经典狂笑。在作势要忧郁痛饮的同时,他反手将饮料扔掉,并大声吼出一句“焯”,甩头的瞬间变身为头戴绿色头套,脸上涂满夸张油彩的小丑,BGM响起“我们的关系进一步没资格……”
油腻的妆容、土味的台词,蝙蝠侠的一生之敌“哥谭噩梦”,成功让整个哥谭市都尴尬了。被尬到的用户反应一如上一次直面“土味梗”:不忍直视,但上头。
这支视频被UP主@蔡凃坤冠以“哥谭噩梦”的标题搬运到B站,总计获得超1500万次播放,快手主播@我是赫然在B站一炮而红。
10月底,UP主@卑鄙的南瓜骨头发布了一支“哥谭之战”视频,将赫然装扮的小丑与吃货蝙蝠侠剪进鬼畜答题系列,这支作品获得将近500万次播放,并被收录进B站鬼畜企划之中,似乎预示着一颗鬼畜区新星的冉冉升起。
在@哥谭噩梦赫然个人主页中,他的第一支作品更新于2019年5月。走红之前,他的内容输出主阵地仍然在快手,往期作品以情感向语录以及搞笑类内容为主。在用户呼唤“原版”创作者之后,他开始在B站与抖音保持更新。
@哥谭噩梦赫然的走红也许极具偶然性,但也有前例可循:在热梗的加持下,站外达人的入驻往往会带来一波快速涨粉,如先前的@饮茶哥、@田一名sir,入站当月都顺理成章登上涨粉榜单。自10月16日正式发布入站视频,@哥谭噩梦赫然的粉丝数就一路突飞猛进,截至目前已达到88万,在鬼畜区打造的“站外新星”中,这个数字足够亮眼。
红火之外,另一重问题也逐渐浮现:平台之间内容风格的矛盾,很容易引发用户对创作者的质疑。站外创作者的转型,并非一帆风顺。
这一点在赫然身上也有所体现,10月24日,他发布的一支奥特曼变装视频便陷入舆论风波,一部分用户认为作品质量低下,短视频的风格与平台格格不入,并质疑他是为了蹭奥特曼的热度;另一部分用户则认为,破圈之后的B站需要兼收并蓄,选择自己喜欢的视频比将UP主改造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更为重要。
为此,赫然在25日专门制作了一期致歉视频,为上支作品的拙劣道歉,并表示以后会好好学习一些剪辑知识,但不会撤销下一支变装视频。在这之后,他又断续发布了几支作品,讨论网络暴力与键盘侠,以及对B站鬼畜与吐槽他的视频的看法,并晒出了自己的退伍**与奖章,希望用户遇到讨厌的视频选择拉黑而不是攻击。
创作者在几个平台之间反复横跳或同时运营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几年之前,斗鱼、虎牙等直播平台早已导演过一出出“抢人”大戏,但即便是超级主播,在转战另一平台后也难以避免“遇冷”,典型的例子如冯提莫、梦泪。(粉丝量缩水10倍,大主播们换平台后过得还好吗?)
而对普通创作者来说,跨平台意味着流量入口的增加,作品的曝光机会也得以提升。不过,鉴于平台之间内容属性、用户喜好的不同,跨平台达人有的很快体会到转型的“阵痛”,面临创作“土气”“低俗”的质疑,有的则“水土不服”,在一阵由玩梗带起的热闹之后黯然退场。
2019年6月,“雨女无瓜”的游乐王子袁奇峰宣布入驻B站,入站视频获得861万次播放,但由于低内容创作能力与一些迷惑行为,仅仅4个月,他的口碑就在B站实现两极反转,并喜提“茶包王子”之称。
即便是曾经在抖音创下涨粉奇迹的钓鱼达人@天元-邓刚,在6月入驻B站后,粉丝数量至今也不到50万。但由于内容仍保持着高质量更新,且有专业身份背书,他并没有招来过多争议。
当然,B站依旧活跃着众多跨平台运营的优秀账号,如处于持续涨粉状态的@无穷小亮的科普日常、财经类自媒体@珍大户,在B站与抖音都有着不错的发展。但相比于这类同“知识”或硬核技能挂钩的达人,因一时“热梗”成为“鬼畜新星”并不代表达人的内容创作能力被认可,反而意味着更严苛的审视与考量,对一些“土味”内容来说尤其如此。
先前同样因热梗“影流之主”入驻B站的抖音用户“我命由我不由天”,入站第二支作品即获得2528万次播放,“影流之主”加入鬼畜区全明星阵容,但热度尚未过去,流量已出现断崖式下滑。鲜少有人能复刻那颇具偶然性的辉煌,形象标签化、不知未来创作之路通向何处是被“鬼畜”造星的达人们所面临的尴尬问题。

具体而言,卡思认为有两个考验是达人转型时必须要面对的:
首先,是否能入乡随俗,将作品进行本土化升级,展现创作者深耕该平台的诚意。
今年8月正式入站的@田一名sir,走红之后的首支视频即获得1260万次播放,一个月内涨粉近80万。但在之后的账号运营上,他并没有根据平台特性进行差异化输出,也没有融入社区氛围与用户互动,这使他招来了很多关注者的反感。截至发稿前,田一名的粉丝数量停留在83.4万。
其次考验的则是内容创作力,是否能持续输出高质量作品。
B站目前的核心竞争力仍然来源于UP主的内容创作,这不可避免对入驻达人的内容能力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靠一时热度“养老”明显是不现实的。
如@猛男舞团,一段画质模糊、镜头不稳的《新宝岛》成为B站“镇站之宝”,播放量超过1.2亿。在这之后,他们陆续更新的蜜雪冰城、零元购、鱿鱼游戏等作品,既抓住时下热点,又保持了一贯的水准,为这个舞团赢得了更多喜爱。
最初是抖音达人的@刘庸干净又卫生,他发布的视频记录了印度街头的日常生活,在从抖音搬入B站后,其独特的内容风格与那句标志性的“干净又卫生”也受到B站用户的热烈欢迎。在这之后,他还参与拍摄了B站出品的早餐纪录片《第一餐》。
再回到@哥谭噩梦赫然视频本身,被捧起的“热梗”也有着其存在的合理性:快娱乐是用户精神消费需求,而土味内容走红本身也是被观众选中的结果,甚至可以说,很少有人能逃过“土味”审美。
与此同时,尽管内容壁垒仍然存在,平台之间的差异却在逐渐缩小,众多流量的涌入丰富了平台内容生态。潮流之下,跨平台发展也成为创作者的共识。
这种内容差异的弥合反映在用户层面,即抖音与B站的用户重合率持续走高,这是众多站外作品搬运到B站后,依然能如此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但“转型”的难度依旧在于入乡随俗。值得注意的是,从之后的作品更新中用户可以看到@哥谭噩梦赫然的努力。入驻B站后,他在最初尝试了跳舞挑战,为庆祝EDG夺冠在街头跳起了《新宝岛》,也加入了更多生活向内容,视频时长从最初的不到1分钟延长为2-3分钟。
但要摸索出自身风格、融入社区氛围、希冀多平台发展的达人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小约翰可汗

——“通辽”宇宙建成记

尽管粉丝总量涨幅不大,但最近几期涨粉榜单中,@小约翰可汗的身影总是穿梭其间,保持着不错的涨粉态势,目前其粉丝量已高达265万。
作为硬核历史科普UP主,他的作品更新速度可谓是“可汗勤政”,仅11月就发布了8支视频,集均播放量超280万,可以说十分高质量。
于今年6月创建的《硬核狠人》系列,每期讲述一个历史人物或传奇或稀奇的一生,以强故事梳理能力与幽默风格备受粉丝喜爱。在11月高播放视频《如何在没有人质的情况下拿到赎金?》中,小约翰可汗从一场抓捕开始,讲述了硬核绑架犯桑基怎么从铁路工程师到钻漏子的走私者,再到抢银行失败,开启绑架BUFF的一生,命运之难以捉摸令人唏嘘感慨。视频中也**了众多他自创的歇后语,如“鸭子睁眼——大可不必”、“嬴政回秦宫——皇(黄)到家了”,生动形象又极具个人特色。
为了增加代入感,@小约翰可汗会在视频中剪入贴合故事的影视片段剪辑,故事感十足的影像配合条理清晰、轻松愉快的文案,用户很容易陷入到他所讲述的故事之中,达成“沉浸式”看视频的目的。
而在选题方面,“硬核狠人”“奇葩小国”本身就容易击中用户的兴趣点,每期视频下,他还会将参考资料写进简介,为作品提供考据支撑,使内容既硬核又有趣。
提到小约翰可汗,就不得不提他一手打造的“通辽宇宙”——勃列日涅夫被他称为“苏勋宗”、安德罗波夫被称为“苏光宗”,戈尔巴乔夫被称为“苏顺帝”……而他凡事必以“通辽”举例、言必称“相当于X分之X的通辽”则进一步为“通辽宇宙”奠基,通辽从而成为新的度量单位
透过@小约翰可汗,我们看到的是其实是知识科普赛道上,创作者所释放的无限潜力。风格化的知识类内容更加生动有趣,也增加了更多记忆点。在知识区仍为黄金赛道的当下,@小约翰可汗或许能为更多同类型创作者提供更多借鉴。

-END-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