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利润

最近读一本书的 brief,是说可口可乐的崛起史,

总结了 10 条可口可乐公司 CEO 的治理方略,其中一条引起思考:

Profits are more important than share-of-market.

翻译一下就是:利润比市场占有率重要,告诫所有 CEO 关注财务底线。

这句话从正确和错误角度来看,都可以说,不能以偏概全,

刘强东在当时坚决亏损做大物流和供应链的壁垒,这句话看起来是错的;

美团当年的亏损烧外卖,滴滴当年的亏损,要是看这些,这句话是错的。

但是看更多的创业公司,特别是今天的直播流量服务商、机构、消费品公司,

可能又会有不一样的解法。

对于利润和规模的平衡点这个问题,也许不同人有不同的答案,分情况讨论盘点的话:

1,

对于不同阶段的公司。

我认为对于从 0 到 0.1 的公司来讲,

验证这个业务模型有利润,比虚拟地拥有补贴下的 GMV 以及补贴下的 DAU 来得更实际。

有利润说明有需求,且商业逻辑是通顺的。

这个时代没有特别多平台的机会,因此 0.1 之前,不应该想太多所谓的战略性亏损的事情。

如何定义 0.1,消费品来讲,只要能卖出去,战略性亏损只是 CEO 的流量费比的选择问题,

能卖出去,就只有利润规模问题,而没有是否盈利的问题,

除非流量费超过了本身的成本,那可能是竞争赛道的激烈程度以及整个赛道的成本问题。

交易平台和 DAU 型的 C 端产品,0.1 代表冷启动结束,我不太懂不说了。

2,

对于不同性格的 CEO ,也是不同的。

风险偏好的 CEO 选择拥抱市场占有率,选择拥抱资本化,

从一开始就需要用资本的杠杆来做更多的事情,然后期待自己的资产变得更大更强。

风险厌恶的 CEO 一开始选择先做赚钱的生意,

然后拥有从容不迫的空间之后再来做是否资本化,或者是否能加大投入。

这些对收入和利润的大小起了决定性的关键作用,

当 CEO 选择了融资很多很多很多的时候,不同的股东期待也不同。

我的好朋友,在一个 2 亿美金刚刚被超级基金投资的公司董事会上旁听,

就亲眼见证了投资 1000 万美金的投资公司 MD 怒吼创始人,

为什么不花钱,为什么不亏损,为什么要追求利润。

但是很有意思的事儿是,就算对于一路融资的创始人,也许他的心中也需要安全线。

3,

对于群响来讲,是怎样的。

群响是一个营收驱动、运营驱动的创业公司。

我和我的一个行业导师探讨群响业务,到底应该保证高利润,还是保证高增长的时候,

我的导师喝着茶瞄了我一眼,说,谈论这个问题的前提,是是不是,而不是怎么选。

群响在当前的业务模型中明显只能走高利润之路,这是你的业务模型决定的,

至少在当前,你是没得选的啊。

当然,不意味着你不能舍得砸钱去尝试其他业务线,

也不意味着你不能去砸钱去聘请更好的人,进行团队和业务的积极尝试和建设。

但是就群响这个业务线来说,这分明就是一个高利润的事儿,

有什么利润和规模互斥的选择吗?我认为至少到现在还有。

以后没有,不好说,因为业务都会变,

但是最忌讳就是创始人不尊重项目客观规律,东想西想,总是觉得自己能做很多,臆想出很多选择。

最后,我私下拉过一个快闪群,来讨论群响的这个业务逻辑,

针对利润这个点,我敬仰的大哥们给了有几个我觉得应该遵循的共识或者公理,

现在写出来,供大家批判:

  • 利润才是商业价值的真实反馈,收入不是,规模化利润是更大商业价值的真实反馈;

  • 长久牺牲利润为维持业务高增长,可能会偏离商业价值的正循环;

  • 利润和收入在大多数时候呈现负相关,公司做大的过程就是在平衡这两个要素;

  • 低利润、高收入 VS 高利润、低营收,两种模型的孰优孰劣,

    在不同的 的CEO、不同的公司阶段、不同的业务属性中,有相当不同的判断,不用一概而论的回答;

  • 加速度为 0 的稳定净利润公司,只能是做不大的生意,且大概率是小本生意;

  • 净利润率高的公司,业务腾挪空间更大,资产属性大概率更优质;

  • 中国资本化速度快,VC 给了这个时代创业者机会,大家也紧绷 ROI 和低利润的生死线去争取机会,

    带来的必然结果就是行业死亡率高,单个公司的腾挪空间都很小。

对于现金利润、销售收入、成本构成这几个部分的观测,是一个有收入的公司的 CEO 的必修课,
希望和各位读者共参详,一起加油。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