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域流量和小程序会再造一个美团?本地生活10年创业路回顾

见实看点:以时间为轴,观察城市生活服务的演变与机会。

提到本地生活服务,你可能立刻想到了美团、饿了么、大众点评、58到家。但如果你想更立体地了解本地生活服务的来龙去脉,有一群人值得你去关注。

 

他们从美团诞生之前的PC时代就在全国各地埋头深耕自己的城市,从论坛到APP再到微信生态,他们变换着技术与服务,并没有被寡头们消灭,因为这个市场的空间和维度足够大足够深。

小程序SaaS平台新小店的创始人邹德平在10年前就在开始做本地餐饮商家服务,只不过那时候他的阵地是厦门小鱼网论坛。从09年到现在,邹德平和他的团队经历了四次转型,但从未没离开本地生活服务领域。

在寡头们的统治下,他们是如何一路走来,又将走向何处?春江水暖鸭先知,笔者已经不止一次听到商家对外卖平台的抱怨,单量减少扣点增多,成本越来越大转化越来越难。尽管没有详实的数据,但种种迹象显示了这个市场并没有想象中的坚硬。

 

邹德平告诉见实,从2009年到2019年尽管技术与平台各异,但商家最底层最本质的需求从来没变——消费转化。正如在2009年我们绝不会想到日后会有一家名叫美团的公司帮餐饮店开辟了一个新的增长点,2019年我们也不知道本地生活服务接下来还会有什么新的变化。

 

本文是邹德平的自述,他讲述了自己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10年历程。这中间的变与不变,都值得我们慢慢咀嚼。

如下,Enjoy:

新小店创始人 邹德平


PC论坛时代

在PC互联网时代,每个城市的论坛都是一个很好的流量聚合地。

 

从2009年开始,我们就在厦门小鱼网论坛做当地吃喝玩乐的商户运营,在论坛里以帖子的形式引导用户到商家去消费。主要就是组织网友去探店、回来发帖子、回复帖子、写消费评价,通过内容帮助商家做推广,这个时候是以消费导购为目标的媒体思路。但是因为没有具体的产品系统来承载,因此也没办法监控用户到商家的具体转化效果。

 

不过那时候竞争也没有这么激烈,美团也才开始做,很多地方都没有完全渗透。全国各地很多类似的地方论坛,都是占据了先入为主的优势,在那个阶段满足了用户在网络上的社交需求,逐步积聚人气从而产生商业价值。

 

后来微博、美团、微信这些社交和团购平台起来之后,地方论坛本身的人气被大量更优秀的产品分流,论坛营销的玩法也就越来越难。所以我们开始转型到微博、微信公众号上做本地吃喝玩乐的自媒体,也包括尝试开发移动端APP。 

 

APP时代

2012年前后,流量主战场已经明显从PC端迁移到移动互联网,论坛营销的效果日见底下。

 

这个阶段我们做了两件事:一是开发独立APP作为用户新触点,把原来论坛的功能和内容搬到APP上;二是做了一个“5折卡”的产品,放在APP上售卖。

 

5折卡一头对接了几百家厦门当地的餐饮商户,每个商家每个月拿出一天提供5折优惠,另一头用户需要付费才能开通使用。顶峰时期,我们的APP下载注册用户有几十万。

 

这些用户大部分都是从论坛转过来,付费开通5折卡的有几万人。到现在这张卡运营得还挺好,很多人专门为了开这张卡下载我们APP。

 

今天看来5折卡的产品思路很简单,但当时我们是全国第一家这么做的,也开了区域互联网行业从商家收费到向用户收费的先河,后来全国很多同类产品都是模仿我们的思路。

 

相比于PC时代,这时候最大的变化就是以固定的产品去触达用户,商户也可以达成长期合作,开始有了对流量数据的把控能力。因为要保障产品的稳定性,我们会对入驻商家考核并筛选。比如我们一般不太接受新店,基本上都是有一定知名度或者连锁分店体系的品牌商家,但对客单价没有要求。

 

2016年团队意识到如果只做本地商户,业务天花板很明显,获客成本不断提升,也很难复制到其它城市。于是我们依托微信场景转型,开始做H5的SaaS工具。

 

微信H5时代

H5载体很轻,特别适合做活动宣传和拉新。比如商家拿出一个奖品,吸引用户转发让别人帮忙砍价,砍到0他可以免费获得奖品。现在这种玩法不稀奇,但在2016年的时候还算比较新,效果也非常好。

 

我还记得我们第一个H5产品砍价系统开发出来之后,我们尝试发起第一次活动给自己公众号导流,用的奖品就是5折卡。结果一天半的时间我们公众号就增长了30万粉丝,要知道厦门常驻人口也才400多万,相当于接近10%的厦门人都参与了这次活动。

 

最终我们把这套系统做成了可配置的标准化产品,服务地域也从本地走向全国,购买客户也越来越多,这个阶段公司月流水最高达到几千万元。

 

后来我们不断研发新的微信H5营销插件,总结下来,基本有两大类需求:第一种就是城市自媒体拿来做吸粉,当时也受益于红利期因素吧,很多公司可能一两天就能做起来一个大号。后来我们计算,通过我们的产品大概给全国各地公众号增粉一亿多。

 

第二种就是商家拿来做到店引流。其实在城市生活消费领域,自媒体和商家本质上做的是一件事,城市自媒体虽然是基于自己的平台来做,但最终目的也是给商家做引流到店,那有的商家有能力就自己直接来做。

 

这个阶段对玩法的创新很重要,在微信生态里,新的玩法层出不穷,裂变效果有时是爆发性的,可能一个好的创意,就能迅速刷爆朋友圈。

 

小程序时代

到了2017年我们的战场又转到了小程序。

   

其实小程序一出来我们就觉得这是一个绝佳机会,但它初期并没有热起来,因为微信控制的很严,怕泛滥不可控。可能微信官方后来也意识到了这点,就不断释放小程序的能力和入口。到2017年下半年小程序才开始真的火了,也就是从这个时候我们开始全力投入到小程序的产品开发中。

   

小程序和H5虽然功能类似,但它们在逻辑上的区别还是挺大。

   

H5在微信里就是一个个独立的链接,微信本身也很难做到前置监管,都是事后才能评判是不是违规,实际上是一个很混乱的市场。但小程序就可以建立一套更完整地规则体系,微信的监管把控能力也更强,这样就可以和公众号、微信群一起形成一个良性可控的商业生态,所以在小程序里面做产品一定要重视微信的规则变化。

 

现在我们的定位是城市生活消费领域小程序SaaS服务商,为B端客户提供同城生活消费方面的产品技术和运营支持服务,涵盖社交电商、用户留存、精准营销、到店核销完整闭环。

 

在现阶段,新小店主要为城市自媒体等本地平台类客户提供小程序电商SaaS,帮助他们以效果可衡量的电商模式为本地商家做营销推广服务。新小店在其中是系统提供商的角色,提供小程序云端工具和行业内运营经验,具体的本地商家合作和线上运营销售等由城市自媒体完成。

对于大多数城市自媒体来说,新小店为他们提供除了公众号广告之外的另一种变现途径,各家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选择不同的运营路径进行操作。比如有的做头部商户,有的做中长尾商户,有的是用公众号推广,有的是通过社群分销,只是运营上的差别。

 

但是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一般自媒体完成引流到店的工作后他就不管了,形成的交易也是单次转化。我们除了帮自媒体做好这块外,还要考虑商家如何基于自己的小程序如何做好客户留存和持续转化。

因此,我们把线下实体商家也列入了服务的范围,以让每个线下门店都有一个线上小程序店铺为目标,为商家提供线上营销、店内留存和多次复购的完整解决方案。除了做线上营销活动引流和提升店内运营效率之外,商家自有小程序更大的价值是做客户留存,建立自己可掌控的客户池,把各种营销渠道带来的客流进行有效沉淀,后续通过自动推送等方式精准触达,引导客户回流消费。同时可积累客户好评到线上的小程序店铺,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线上最重要资产。

这是一个系统性的留存转化方案,只有工具还远远不够,运营能力更为关键。我们要做的就是赋能商家,把这个体系建立起来。比如,针对用户就餐我们设计了8个场景——预约、等位、点餐、等餐、买单、评价、集卡、抽奖。只要用户进入了其中一个场景,就会被小程序留存下来,系统会根据用户行为特征(比如地理位置、消费金额、所用优惠等)自动匹配和推送个性化活动。

 

实际上想要做好并不能只靠系统本身,因为商家对小程序的生态体系理解,包括运营能力都很低,所以肯定需要有外力帮着商家做好本地运营服务。我们相信城市自媒体的最大价值仍然体现在服务本地商家,只是服务的手段可能多种多样,比如除了利用自身资源帮助商家引流到店,也可以基于已有的成熟经验,帮助商家代运营独立的小程序,形成同城生活消费生态内的合作共赢。

 

目前,新小店已经覆盖了300多个城市,合作客户1000多家。月流水在两千多万,盈利没有问题,未来,我们会以多平台小程序为核心载体,通过技术手段和场景产品,完善城市生活消费领域的产业互联网生态。

 

机会在哪里

从2009年到2019年,我们从论坛走到小程序,看到了商家最底层最本质的需求只有一个——消费转化。不同阶段可能有不一样的推广方式,从做内容做活动,到各种折扣优惠,到团购交易。平台也在不断变化,从PC网站,到社交网络,包括现在的抖音、快手等段视频平台,但各种方式本质上都是帮助商家做营销推广。

 

新的平台新的技术让效果评估变成了可能,之前的广告没有核销,投放也很难量化效果,但现在通过电商的模式可以做到精细化的跟踪。

 

为什么现在大家都这么重视私域流量?就是因为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平台流量的获取成本转化成本正在提高。商家对于私域流量可能现在完全没有概念,但他们想要降低成本提高转化的想法越来越强烈,而且线下商家本来就是流量的供给端,这点滴的想法,谁也说不好会不会成为新的浪潮。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