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是垮掉的一代?说的好像你们不是一样!

作为一个算是做自媒体的90后,听了太多太多对年轻人们的诟病。让我哭笑不得的是:“00后是最差的一代”已经在渐渐取代“90后是最差的一代”了;00后们也不要害怕,再熬个几年,10后就会接你们的班。孔老夫子怀念夏商西周的礼乐制度;民国时期遗老遗少哀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一代不如一代真是永恒的诅咒。

而近几代人的退步原因,常常被人们归咎为:年轻人们被计算机、手机害得很痛苦,总是跟着图像视频这些热媒介走,思考能力大大减退了;技术进步给年轻人以一种“我很强大”的错觉这些说法。

说实话,我的观点有些悲观。我们真的有哪一代人,是思考能力很强的吗?

技术进步给年轻人以一种“我很强大”的错觉。这里我实在是忍不住想吐槽一下:会有“我很强大”错觉的人,在没有技术进步的时候,依旧会觉得“我很强大”,只不过是,我们以前看不到罢了。

有个概念叫幸存者偏差,意思是能让我们看到的,只有幸存者,那些“死人”我们是看不到的。

在活字印刷之前有个刻板印刷的时代,那时候板与板之间有很多谬误,因为什么?多半就是因为板工不识字。

而在1949年以前,中国人的识字率没有超过过5%(又有说20%),意思也就是说,新中国成立以前,几千年璀璨历史的传承,都只是那5%(20%)的人留下来得。而在大家都不认字的时代和技术没有进步的时代,人与人之间当然就被自然分化了。

而在只有5%(20%)的“精英”有机会书写有机会发声的时候,自然那些个伟大的时代感觉上就伟大得多了。

技术进步真正进步的地方就在于,以前只有幸存者有机会发声,现在连“死人”也可以发声了。

所以就有了现在一系列的:

居然有这么多人天天传一些传烂了的段子?

居然有这么多毫无形象的吃播?

居然有这么多非主流恶搞?

天啊!曾经的时代离我们而去了!独立的思考,求道的坚持在哪里呢?

会有这种坚持的,在任何的时代,都只是少数而已;但时代的主体,一直都是多数……

京剧是美的,至少在我看来是美的。在我们看来这些国粹远高于这个时代的流行音乐,可是这些“国粹”在那个时代也依旧是万人空巷,难道是因为那个时代人人都追求国粹?还是说那个时代人人思考能力很强?

“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曾知?”纳兰性德的饮水词在他们那个时代也曾被家家争唱。可大家所在意得也只是纳兰性德的饮水词而已,至于这兄弟的心事,Who cares?

梅兰芳与程砚秋,就是这个年代的刘德华与周杰伦。至于为什么这些人感觉上很牛?大体只是在幸存者偏差中我们YY那个时代的结果而已。

“这问题你用得着问我?回去好好翻翻XXX你就知道了!”

“能不能多读两本书,别再刷手机了!”

“你们的注意力比金鱼都短了!”

这之类的话语在某些“精英”的**流传了起来。

说实在的,会思考这些问题的人,有愿望去憧憬未来、了解过去的人恐怕一直是少数,这些把“大师”这一“结果”当成“目的”来追求的人是伟大的,不过也是本末倒置的。

最后,我想说“你们能不能多读两本书!”,“你们的记忆力比金鱼都短了!”这些话真正意思是“我觉得你们是能够坚持阅读的人。”“你们应该是记忆力更高的人。”这么讲没毛病,相信在读这篇文的人,都是“拥有,亦或能够拥有这些能力的人。”

 

以上。

想让厉害的大神带你飞?

想加入我们搞事情?

想随时随地搜到辩论干货?

点击下方图片,我们随时欢迎你~

责编:victor 

审核:平台家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