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知识“穿过”你的身体?

请问一下,什么是洞察力?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自己在心里面给自己提了这几个问题?

问题1:

是什么能力让一个专业人用一两句话把一个专业化的东西讲清楚,还能让一个外行人听得懂呢?

问题2:

是什么能力让一个人从一个行业跨行到另一个行业,还能够快速学习并且进入新角色并胜任工作呢?

问题3:

是什么能力让一个人可以学习那么多个领域和行业的知识,还能够形成自己的一套运行系统呢?

问题4:

是什么能力让一个人身处在大量混杂事物的表象之中,还能够找到一件事情背后的本质和规律呢?

一、比喻能力

在吴军专栏里面,讲了这么一个故事,有一次他的一位朋友参加关于新能源汽车的论坛时,比亚迪的老总在上面讲电动汽车的好处,比如污染少、环保节能等。

图片

下面一个记者当场就提出了质疑,“电动汽车使用的电也是靠烧煤来发电的,也有污染和二氧化碳排放,这不过是把污染源从一个地方换到另一个地方而已。”

结果那位老总就马上解释,于是给记者算账,中国有多少电是烧煤发的,多少是水发电的,又有多少是核能发电的,算下来每一百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多少,如果是汽车烧油,每一百公里又是多少,等等,发现记者听得是一头雾水,还是不清楚这笔账是怎么算的,当然最后记者也无法相信他的说法,结果导致会场里面充满了比较尴尬的气氛。

最后他的这位朋友出来圆场。这位朋友是学经济学的,没有从专业方向去回答,只是说,在污染和二氧化碳排放问题上,使用内燃机的汽车好比随地大小便,使用电厂发出电的电动车,好比大家去上厕所。虽然厕所的粪便也要处理,但是总比随地大小便容易清理干净。

用生活中人们常见的事物和现象进行比喻,会让对方很快就理解到你所讲的内容是什么。

有一次易中天在一次演讲中,有一个学生举手向他问了一个问题:“我已经非常努力地学习了英语,每天都早出晚归去图书馆,坚持快三个月了,为什么还是没有效果呢?”

当时,易中天看到那个满脸迷茫的学生说了这么一句:怀才就像怀孕一样,时间久了才能看得出来。当我看到这句话,哈哈大笑一声,这个比喻用得生动形象了,马上就get到了这句的意思,至今我还在记得。

后来,有一次别人问我,“数据分析”是主要什么呢,让我就巴拉巴拉地讲了两分钟,结果对方没有听懂,我又换了一种方式去给他再讲了一遍,对方点点头好像好像听懂了。

我当时是这么说的,做数据分析流程就有点像做菜一样。

第一步:你要问对方想吃点什么(与对方沟通需求);

第二步:然后他说要想要吃酸菜鱼(确定分析目标);

第三步:你去菜市场买菜(这叫在数据库提取数据);

第四步:把菜买回来后,要准备洗菜了(这叫清洗数据);

第五步:把清洗好的食材进行切菜(这叫数据处理);

第六步:开始炒菜(这叫分析数据);

第七步:摆盘上菜,还要颜色和造型好看(这叫数据可视化呈现):

第八步:最后鱼做好了,在吃之前,想象应该要说点什么吧,对我们身体有什么好处,比如补充蛋白质等(这是给对方讲解数据分析报告)等等。

还有一次一个朋友问,互联网公司的开发部、产品部等,具体是什么的。我想了想,不能直接回答,他没有这方面知识,于是也开始打了一个比方。

产品部收集各方需求,设计一个产品的模型,

就有点像建筑行业的设计部,了解需求,设计图纸;

开发部按照产品原型进行写代码开发成产品,

就有点像建筑行业的施工部,按图施工,码砖建房;

测试部产品上线前,对各个功能进行测试,找出bug,

就有点像建筑行业的质量部,质量管理,问题反馈;

运维部主要维护系统稳定,还有对产品在使用的问题,进行处理或者反馈给其他部部分,就有点像建筑行业的物业部,维护小区安全,给业主排忧解惑。

有一次《文案训练手册》作者,约瑟夫·休格曼,在回答文案从业者的困惑,关于长文案好还是短文案好,文案字数应该多少字合适等问题的时候,他说过这么一句话:文案就像一个女人的裙子,它需要长到能够遮住关键部位,但又要短到使男人充满兴趣。

这是世界上最优秀文案大师的精辟理论。是我看见最经典的形容文案的类比思维。

二、迁移能力

有一次知乎大V,《精进》作者采铜在造就平台上面做了一次关于“未来最好的学习方法”主题分享,里面讲到了摩拜的故事。因为摩拜是一个创新非常强的产品。摩拜刚开始做的时候,追求的是更多的人使用,尽可能少的维修。

胡玮炜想,传统的自行车链条设计很容易坏,她就想把汽车的设计迁移到自行车里,彻底将链条拿掉,变成一种轴传动的幅轮毂,不充气、实心的,跟汽车轮胎一样,这样的做法在自行车里是一个完全颠覆式的创新。

这个创新的好处是,它能够做到免维护,这就是一个知识迁移的作用。

在这个例子里面,我们要注意的是,胡玮炜虽然不是一个专业的工程师,但却运用了很多汽车方面的专业知识,将自行车轮胎做了创新。

我们能学习知识的时候,往往受限于原有的这个思考框架,如果你可以把原来那个框架完全打破,你就能把这个难题给解决掉,这是一个非常给人以启发的例子。

具体到我们的职场上来,你可以把处理A任务所积累的知识和技能,迁移到B任务、C任务上。

假设,你为公司策划了一个空调产品的市场活动,做得还不错,如果再让你策划一个空气净化器的市场活动,你就可以将策划前一个市场活动的经验迁移过来,同样可以将这个新产品的市场活动策划好。

例如,你是做一家物联网做营销文案,做得还不错,对产品有深入的理解,同时又能洞察用户需求,理解用户的痛点,还能挖掘出产品的卖点,写出让用户称赞的文章。你也可以把对产品功能理解和用户痛点需求,这方面的知识积累迁移到你去做产品经理工作中去。

学习知识,不是目的,解决问题才是目标,所以技能才是学习的终点。

三、组合能力

小时候喜欢看电影,特别喜欢看功夫片,非常喜欢的一位功夫巨星——李小龙,它的荣誉和影响力暂且不说了,我就对他的截拳道很好奇,感觉他就是一个全能型人才,一个怎么会这么多门功夫呀,后来才知道他从其他人那里把最精华的东西学到后,进行理解、消化、整合,把各个门派的东西组合在一起,形成一门新独门的功夫——截拳道。

《精武门》里酷炫的双节棍,是他从美籍菲律宾武术家伊诺山度那里学的;《龙争虎斗》里标志性的高踢腿,是他从跆拳道高手李峻九那里学来的;他训练完美体型的方法,是从西方健身系统训练里面获得的灵感;他的步法灵动,很大程度上是借鉴了拳王阿里的蝴蝶步。

万维钢曾经说过:“只有在竞争不充分的领域,才有流派。”

发现李小龙是一个无门无派的人。他把哲学、健身、舞蹈、咏春拳、跆拳道、空手道、菲律宾短棍、巴西柔术等想融合一起,就组合成一门新的功夫。

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很多各种各样的知识和技能,都可以过往的人生经历中去把它挖掘出来,进行重新组合,形成一种新的能力。

如上图所示:把自己这些优质的能力资产,重新组合在一起,又是一门新的工作技能,打包出售给公司,又可以去开拓自己新的职业道路,不是所有的转行和换岗都需要从零开始的。

又比如:

统计学/数学 专业 + 编程技能 = 数据分析工程师;

统计学/数学 + 营销技能 = 数字化营销师;

统计学/数学 + 运营技能 = 数据运营师;

统计学/数学 + 产品思维 = 数据产品经理。

四、抽象能力

在《穷查理宝典》中,有这么一个故事,可以展示查理芒格对生活经历的深度思考和解读:

从前有个人卖的鱼肉叫卡奈森鱼肉。老天爷,他的商标就叫卡奈 森,所以卡奈森公司想收购他的品牌。别问我为什么。每次卡奈森公司的人跑去跟那个家伙说:“我们愿意给你25万美元。”他说:“我要40万美元。”四年之后,他们说:“我们愿意给你100万。”他说:“我要200 万。”他们就这样一直讨价还价。卡奈森公司一直没有把那商标买下来——至少我上次查看的时候他们还没有买到。

最后,卡奈森公司的人无奈地去跟那个人说:“我们打算派遣我们的质量检查员到你的鱼肉厂,以便确保你生产的鱼肉都是完美的,所有的费用我们来出。”那人笑逐颜开,很快就点头同意了。所以他的鱼肉厂得到了免费的质量管理服务——卡奈森公司的款待。

这个是我们生活在一个商业社会很常见的一种现象,请问当你看到了这样的一件事情,你是如何思考的呢?从中又收获了什么呢?

下面这一段话,来看看查理芒格从这个生活经历中学得了什么。

这段历史让我们明白,如果你给某个家伙一个(他能够保护的)商标,你就创造了巨大的激励机制。这种激励机制对文明社会来说是非常有用的。正如你们看到的,卡奈森公司为了顾惜自己的声誉,甚至不惜去保护那些并不属于它的产品。

当我看到查理芒格这段话的时候,两眼发光,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太大了,不是外貌,而是认知呀!

同一件事情,不同的深度解读,就会形成不同的认知差别。

你有没有发现,查理芒格就没有陷入就事论事中,而是从这段经历中抽象出来一个规律,并且尝试构建一个模型:如果你给某个公司或者个人一个他能保护的荣誉,这本身就是一种激励机制。

可以延伸出来,假设我们想要激励某个人或者公司,不一定要给钱,可以给他一个名誉,这样就有可能成为激励他的动力。

总结

信息是这里有一瓶水,现在是七度,是外部的一个客观事实,这是一个信息。

水在零度的时候会结冰,这是一个知识,是对外部客观规律的归纳和总结。

在未来的时间中我在什么时候把什么味道的水变成什么味道的冰棒,卖给谁叫做智慧和能力,它是指对知识的处理和运用,由于它发生在未来,它无法被记录在册,所以它是每个人自我对知识使用的差别。

学习有两种模式:

一种是从信息到概念,然后储存。

另一种是从感受到感受,然后输出。

当你可以用无关的事物来比喻当前事物的时候;

当你可以从A事物中获得的知识运用到B事物的时候;

当你可以把看似无关联的事物重新组合成一个新事物的时候;

当你可以拨开事物表象抽象出一个规律的时候,

说明这件事情已经穿过你的身体,变成了你理解世界的方式,

这就是洞察力。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