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和太原钢厂的故事

对中国传统企业来讲,你的机会就在于能不能及时转向“社区商务方式”,率先利用互联网,去深化数字化生存人群的生活方式。为什么这么说?

蒙牛和太原钢厂的故事

讲几个故事,大家就清楚了,为什么要从社区商务方式开始,从寻找数字化生存人群构建社区或共同体入手。
我们知道蒙牛的供应链是很完整的。直至2005年,蒙牛已经构建了一条从牧场到零售门店的完整价值链。只是没有构建消费者社区走进消费者生活方式。去过蒙牛生产基地的人都知道,它们的集成化、自动化和IT化程度非常高。据说利乐公司把全球样板定点工厂移植到了蒙牛。可以说,它们的生产体系及其管理是世界一流的。因此蒙牛的环比增长,一度跑出了“猛牛”的速度。
后来发生了众所周知的事件,这就是三聚氰胺。蒙牛的事业及其品牌几乎毁于一旦。其根本的原因,就是竞争性市场劣品驱逐良品,倒逼供应链。加上资本所有者,作为一个特殊的利益群体,在企业决策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剧了事件的恶化程度。这事你懂的,不再赘言。
当时的蒙牛,根本没有条件和机会,跨越降价促销的恶性竞争。现在作为“传统大叔”的蒙牛,完全可以利用互联网的手段,走进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去构建社区,构建供求一体化管理体系,谋求市场的扎根。
再讲一个故事。早在上个世纪,太原钢厂就建成了一流的生产体系,从炼焦、炼铁到轧钢,一体化运作。很多原辅料从基地或矿区,通过封闭的管道,直接输送到生产现场。IT化、自动化和集成化程度很高,堪称世界一流。怎么说都应该达到了工业3.0的水平。
并且,该企业有一流的科学家级的工程师,在他们的研究所里,集聚了一批世界顶尖级的不锈钢研究专家和学者,是国家定点研究机构。从理论上说,他们可以研发和生产出世界一流的不锈钢,年实际产销量达400万吨。
这样的企业走向未来的关键,不是工业机器人及其生产加工过程的智能化程度,不是供应链的集成化程度或网络化程度,而是如何拓展不锈钢的应用领域和程度,充分发挥不锈钢研发和生产技术基础的效能,最终使国民分享到工业领域进步的恩惠。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国民并不能从日常生活中,从他们使用的不锈钢炊具、刀具和餐具中,感受到这样优质企业的存在。国民们还不得花很多钱,去买德国或日本的不锈钢制品,为什么?
其中根本的原因,就是这类企业不能有效地走进顾客的价值链,构建供求一体化的关系体系,不能沿着BtoB1、B2、B3……直至C的路径,把商务活动的触角,延伸到消费者,最终谋求到市场扎根。
具体的方式方法是,组建一个一个的“营销员+工程师”的团队,从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和技术合作入手,走进直接用户的价值链,与直接用户共同去研究市场,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
现如今,中国已经进入了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完全可以和客户一起,利用移动互联网去构建消费者社区,完全可以像小米公司一样,围绕着消费者生活方式,讨论不锈钢应用的方案及其产品概念。

只要构建起与客户企业(B),以及消费者社区(C)的供求一体化关系体系,就可以协同客户企业,扮演产业价值链的组织者角色,就可以把经销商以及零售门店整合起来,甚至可以把供应链的第三方技术,产品和资源整合起来,共同为消费者社区做贡献,不断丰富他们的生活方式,改善他们的生活品质与生活体验。从根本上扭转降价促销、劣品驱逐良品的恶性竞争格局。

按照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的思想,真正意义上的大企业,必须把商务活动的触角延伸到消费领域,必须用看得见的手,把产业相关者组织起来,形成供求一体化的关系体系,包括分销商与零售商。
至此,就可以用互联网的方式,把各方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企业连接起来,形成产业生态链网络。
这种生态链的网络,才真正体现互联网时代的价值,即把社会的存量资产、资源、技术、人才、条件和关系调动起来,直接为社区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做贡献,这就是所谓的共享经济。
回到故事中来,如果太原钢厂与客户企业能够像小米一样构建起一个规模化的社区,就可以从容地打造供应链生态圈。
以炊具、刀具和餐具为例,消费者真正需要的是“真善美”的东西,使生活充满美感体验,需要的是经久耐用,甚至可以代际传承的东西,使每次使用的成本变得低廉。
随着消费者社区关系的深化,各类专业人士就会积聚到社区中来,参与到产品概念开发出来。一旦形成共识,形成规模化的需求,就能反向组织供应链,进行定向开发与生产,包括不锈钢的成分、性能、强度、色泽、幅宽、厚度和数量等等。同时把生产线延长出来,直接把型材变成坯料。这可以大大节约能耗和成本,包括运输成本,并可以分类回收边角余料。

同时把分销商或零售商,改造为物流商,共享供求一体化的利益和长期价值。

有了产业生态链的组织者,有了稳定发展的消费者社区,有了一体化的供应链关系及其市场根基,才能一顺百顺,才能赢得时间和空间,导入各种有关互联网和工业4.0的概念。

是为工业4.0的路径,舍此别无他途。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