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 决定你职涯高度的三种问题

1 每天,我们都在做一件事情

几乎我们所读到的每一位商业领袖的故事里,都充满着他们如何去解决问题的场景。普通人其实也是如此,虽然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但每天却都在做一件事情,那就是:解决那些影响我们达成目标的问题。

有一次,老胡与助理走进一家商场就餐,我们已经想好了要去那家经常去的餐厅,它的主打菜是烤鱼,而且米饭、碳酸饮料任意吃喝,性价比非常高。

一出电梯,很多别的餐厅导购员就不停伸手招呼,我们还是坚定地朝“既定目标”走去,一位中年女导购员走到我面前,拿着一张宣传菜单说:“先生,午餐去我们XX客家菜是最好的选择了,看看菜单吧,有套餐优惠”。

老胡:“不用了,我们要去XX餐厅,你们的贵一点”,原以为她就会离开,没想到继续跟着我们说:“我觉得您应该选择更好的”。

老胡有点诧异了,很少遇到这样说的导购员,于是故意说:“人家免费米饭,免费饮料,免费点心,性价比高啊!”

导购员:“先生,您觉得这些免费的真的健康吗?我们虽然贵一点,但吃得舒服一些,更健康,是不是更好呢?”

我们都愣住了,这样契而不舍快追到别人家餐厅门口了,而且告诉我们要注意健康的餐厅导购员,应该是第一次遇到。

她看出了我们的犹豫,继续说:“选择便宜,还是选择健康呢?您应该很清楚。”

这下真的把老胡惊到了,瞬间改变了主意,那就吃这个客家菜吧,以前吃过,的确出品也不错。把我们带进餐厅后,她又去招徕新的客人去了。

老胡好奇地问服务员:“这个导购来了多久了?是真的导购还是你们店长自己在干啊?”

服务员:“她是新来的,不是店长,不过她业绩的确很好,才来一个月就是冠军了。”

老胡跟助理同时说出了一个词:“人才!”。

过了两个月,再去的时候没有遇到这位导购员,询问之下才得知,已经被这家餐饮集团作为后备店长人选抽回总部集中培训去了。

我们不禁感慨,沙滩上放块金子,一定会被人发现的。

不论职位高低不同,还是专业分工不同,人和人之间最大的差异就在于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同。

其他店面的导购员一直将双脚停留在门口,挥挥手上的传单,嘴里喊上两句,客人如果真的来了就皆大欢喜,如果没来那就是运气不好,反正“已经努力”了,再找新的客人吧。

这种员工就属于毫无问题地执行的那种,在上级的指令下达的瞬间,他便冲出去行动了。当结果并不如人意的时候,就会很多标签来帮助他:执行力强、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这位把老胡带到店里的导购员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她总在思考:如何改变客户原来的选择?如何引导客户走进自己的店面?

在这样的问题思考下,她才是真正的在解决“如何提升进店客人数量”这个问题。

每个人,每天都是在解决问题,但人和人的差异,也恰恰在于如何看待和解决问题。

只有你意识到要去拥抱可能遇到的问题,而不是惧怕或者躲避问题,才会产生更多的思考和有效行动,最终赢得挑战取得胜利。

2  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

有本书叫作《刻意练习》,书中的意思就是讲:不动脑筋、不去找到问题,花再多时间去努力也没有用。

10000个小时的练习可以让你成为熟手,甚至半个专家,但最大的危机便是让你停留在当下。只有不断找到当下的问题,才有可能不断提升,犹如不断地进行PDCA改善循环。

有位朋友请我去他的公司提升研发团队的新产品开发能力,要知道老胡可不是做研发的,更不懂他那个行业,但作为顾问就是要用更好思维方式和方法去帮助他们。

与研发团队座谈的时候,我们有一下一段谈话:

老胡:你们研发团队今年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研发:我们现在也有电商渠道,最想做一个爆款,现在线上产品销量不好。

老胡:那你们有什么策略呢?或者围绕打造爆款的关键行为?

研发:主要就是找到客户需求。

老胡:怎么去找呢?

研发:市场前端人员会给到我们。

老胡:给到你们之后,怎么做呢?

研发:那就是研发的正常流程,产品概念、功能设计、物料选型、试制等等。

老胡:那为什么正常流程没有产出爆款呢?

研发:……(沉默)

老胡:你们自己了解需求吗?市场人员给到的需求,有论证吗?

研发:肯定市场比我们更了解需求,我们只能根据他们给的来做。

… …

可想而之,爆款怎么可能从这样的研发手中产生出来?

研发虽然明白爆款产品需要打中目标消费群体最重要的诉求点,但行为却是在按部就班,虽然立了要做爆款的Flag,行动上往往却是在材料、款式上有所区别而已。

他们应该寻找以下问题:

—— 我们真的了解客户的需求吗?

—— 我们清楚客户的使用场景吗?

—— 为什么以往的需求,并没有让我们产生爆款概念?

—— 竞争对手的爆款,到底打动了客户哪些地方?

—— 爆款产品的开发周期能不能压缩到正常周期的三分之一?

—— 爆款产品的生命周期有多长?如何储备持续的爆款产品?

… …

只有当他们懂得发现问题,才有可能真正地成为研发,而不是简单集成。

记住:只有一种人没有问题,那就是死人,所以一定要让自己活着。

3  三种问题的解决能力,决定了你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我们可以把问题按照不同的标准来分类。对于职场发展而言,老胡特别建议关注三种问题:

◼ 发生型问题;

◼ 设定型问题;

◼ 将来型问题。

为什么说这三种问题的解决能力影响你的职涯高度呢?

我们用生活的问题来看,就一目了然了:

A.发生型问题:今天没钱吃饭,饿肚子了;

B.设定型问题:能吃饱饭了,但如果一周要吃三顿肉和海鲜,钱不够。

C.将来型问题:未来收入是否稳定?能否一直有肉吃?

可以看到:

解决发生型问题,就是在解决“当下挨饿”的问题;

解决设定型问题,就是在解决“生活水平”的问题;

解决将来型问题,就是在解决“潜在风险”的问题。

三种问题的解决能力,当然决定了你的职场生涯发展高度,接下来我们详细分析它们的定义和解决要点。

A.发生型问题

这是指当前已经发生、确实存在的问题,往往由于不符合某项标准而造成,是已经显现的问题。

例如,KPI未达标、出现故障、数字不吻合、报告出错、客户投诉、质量瑕疵等。

发生型的问题解决,考验你的两个方面:敬业度和专业度。

敬业度体现在你是否能发现问题和愿意去着手解决问题,很多情况下问题就摆在那里却视而不见。

老胡在很多企业的问题分析与解决工作坊上,帮助企业成员梳理出上百个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其中80%以上是早已存在,而且所有人都选择了看不见,也无人采取行动,而这恰是职场人在面对发生型问题是最大的弊病。

正如我们总是喜欢年初的时候立一些让自己激动不已的Flag,而到一年结束之时却发现绝大多数并没有实现,这就是发生型的问题,现实的状况与标准或期望之间存在了差异。

对于差异,有的人选择了习惯,然后继续立Flag,继续存在差异,永远活在现实与目标之间的差异中。

而优秀的人,就会将差异当作存在的问题,去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尽量在接下来的周期里缩短差距,甚至实现目标。

曾经招聘过一个小姑娘,学历并不高,没有工作经验,是朋友介绍来的,看着挺本份,面试的时候也表达了想学习,能努力学习的态度。老胡对每一个加入团队的人都会全力培养,但是否能获得全力培养,也是有“门槛”的。

老胡给了小姑娘一本《管理学》,要求用两个月时间看完,不管看不看得懂,每周向我问三个看书时遇到的问题。

第一周没有来找我,第二周也没来找我,第三周老胡主动找到她进行沟通。

老胡:书看了吗?

姑娘:看了,不太看得懂。

老胡:看了多少?

姑娘:十多页吧。

老胡:我跟你说了看不看得懂不重要,但一定要去啃它,为什么没按要求来问问题呢?

姑娘:我看了两天,看不懂,就没看了,也提不出问题。

老胡:那接下来还要不要看书呢?

姑娘:(犹豫了一下)还是看吧。

老胡:算了,不用看了。我不是你的父母,没有逼迫你成长的权力。

这个小姑娘后来只能做一些简单的排版工作,也失去了让人“全力”培养她的机会,就在于她并没有认知到自己遇到了问题,要求两个月看完一本书,并没有其他理解的要求,只是需要投入和坚持。甚至她还不认为自己有问题,因为的确看不懂,为什么要看呢?

所以,当问题发生了,你是否能看到它,并愿意去改变它,体现的是你的敬业度。没有期望和标准的人,谈何敬业度呢?

当然,如何去解决问题,就涉及到专业能力的问题了,专业并非体现在当下把问题解决了,而是如何让问题不再重复发生。

这就需要掌握发生型问题的解决要点:

◆ 发生型问题中,分析原因是最重要的;

◆ 找到产生问题的原因,要足够充分;

◆ 找到最主要的原因,需要对众多原因进行优先级排序;

老胡经常说一句话:“不要让你的专业害了你”,就是说在问题解决时,拥有专业能力和经验的人,往往陷入定势思维,对问题的原因不加分析就采取行动,所以问题看起来暂时解决了,却总是重复出现。

请记住,让问题不再重复出现,才是你专业度的体现。

B.设定型问题

这是指现在还未发生,但若提高认识标准,就会发现当前做法存在的问题。

例如,“与业内的平均水准相比”、“怎样满足较挑剔客户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利润率”、“原材料价格持续走高带来成本压力”等等。

职场生涯的发展就像是在走独木桥,稍微不慎就会被挤落。

有很多的人,工作经验非常丰富,专业技能也很过硬,对各种问题都有着快速解决的办法,但却眼睁睁地看着那些经验和专业略微不如自己的人走到了前面。在埋冤命运不公的时候,其实应该问问自己是否一直待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呢?

IT行业谈虎色变的“35岁危机”,老胡一直认为危机不是年龄因素,而是你这个人的思维和意识。要知道,企业最需要的人,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种,能带着企业奔跑,并带领团队具备抵御各种未知风险能力的人;

第二种,能跟着企业奔跑,在某个专业领域或模块里,甚至超越公司发展速度的人;

第三种,按照企业的要求来奔跑,但性价比更高的人。

当你不能用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来挑战现有的、已经烂熟于心的工作方式时,就陷入了“10000小时高手”的陷阱,自己却觉得已经竭尽全力,事实上却总在一个水平上停留,没有提升。

有个故事叫做“只要下苦功,铁杵也能磨成针”。的确,这是鼓励我们要专注,要刻苦努力,否则没有成功的基础。但换个角度来讲,如果你不懂的对自己提出设定型的问题,就算真的已经把铁杵磨成针了,恐怕和买的针是有很大区别的,别人可能早就跑到你前面去了。

每一个职场人,最有动力的时候,并非加薪、升职的时候,而是刚参加工作时,刚接受一个全新项目去突破的时候。

为什么呢?因为在学习新东西,总是有收获,总是在提高。而一旦掌握了相应的技能和经验后,一切都变得更加确定,很多事情即使闭着眼睛都能知道会怎么发生、会有什么结果,但却随着这些“确定”变得没有兴趣了。

已经45岁的老段,在一家化工企业担任销售已经20年了,他曾经拿过6年的销冠,最近这几年业绩在所有销售中仍然处于中游,但他总感觉力不从心了。要知道,公司的销售副总都是他的徒弟,却没有办法给师傅提拔为销售经理。

原因很简单,老段做业务都是靠喝酒交朋友,酒量很好,但现在的客户似乎不再像前些年那样很容易喝得面红耳赤,称兄道弟了,他们开始在意产品方案,在意你的方案中是否理解自己的需求。

新来的年轻销售们每个月都会走进客户企业进行不少于5次的方案讲解,那些绚丽的PPT和应用场景视频让老段头晕眼花,他还是觉得拉客户出来喝酒管用,把酒端起来,把话说出去,签单不就可以了吗?

但年轻的销售们不断地创造业绩新高,看着他们意气风发地在一起讨论方案调整、寻找对比案例等,老段归结于自己已经老了。

这样的故事几乎在每个企业都发生着,其实淘汰你的不是年龄,而是你自己。

得心应手,就是你成长中最大的敌人,而学会寻找“设定型问题“,就是打破个人发展僵局的有效方法,不要让自己曾经的优势成为未来的桎梏。

拥有解决设定型问题能力的人往往会这样思考:

◆ 项目虽然结束了,但是否有更好的方法?

◆ 预算定了,但能否有更节约成本的方法?

◆ 客户已经确认结果,但如果他们对包装更关注,我们有什么欠缺?

◆ 上级需要的数据表,如果需要分析建议,我该做什么?

……

我们一旦掌握面对设定型问题的能力,就会自然而然地打开提升之门,哪怕你的起点仅仅是一个前台人员。

是否具备设定型问题的解决力,体现了你的工作水准,解决要点是:多考虑更加理想的状态,设定更高的目标值。

C.将来型问题

这是指现在虽然尚未发生,但是预计日后可能会发生并被发现的问题,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作为结果而出现的潜在性问题。

在30年前的英特尔,核心竞争力是制造功率不断提升的存储芯片,但却收到了日本公司的威胁,于是开始讨论:开发新技术?开发特殊用途的存储器?设个新公司对抗日本公司?这些讨论对未来发展毫无帮助。

格鲁夫与联合创始人戈登.摩尔决定放弃现有业务,转而专注微处理器,也就是芯片开发,这是一个艰难而痛苦的决定。

他们产生了一场伟大的对话:

格鲁夫:如果他们把我们踢出董事会,任命新的CEO,你认为新的CEO会怎么做?

戈登不假思索地回答:新的CEO会带领我们放弃存储器。

格鲁夫愣愣地望着他,良久才说:你为什么不和我一同走出这道大门,重新进来,自己做这件事?

在这次对话后,格鲁夫带领英特尔抛弃掉了过去成功或者所谓核心竞争力的拖累,转向微处理器的开发,从而实现了再次且一直延续的辉煌。

格鲁夫的伟大,在于他站在当前的成功上,还能看到将来的问题。

优秀的人,总是在解决发生型问题的基础上,学会设定型问题的解决,并能够看到将来型的问题。

对于将来型的问题,我们解决的要点在于:

◆ 关注你的客户,他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 多考虑现在的状态在将来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 当前的做法,是否能支撑你在未来成功?

记得老胡有一次去上海交通大学给MBA班讲授《消费者行为学与市场研究》这门课,这次是几个班合在一起上课,对有些班是必修课,有些班是报名选修。

老胡注意到坐在第一排的一位学员特别认真,能感受到他听讲时的思考。课间休息的时候,他到讲台来给老胡递名片,原来是一家世界500强的中国区高管,让老胡吃惊的是,他居然是生产副总。

老胡问:您负责生产,为什么要来学这么专业的营销课程呢?

回答:的确,选修的时候看到这门课,觉得挺有意思,另外我得多做一些准备,如果哪天公司派我去做营销,什么都不会怎么办,所以有时间就多储备一些。

这是2008年发生的场景,老胡到现在都记得。这位高管也许永远不会被安排去做营销管理,但他的那种基于未来假设而进行准备的意识却深深地打动了我。

要知道,那些在各个领域成功的人,并不是他们有多么的聪明、多么的专业,而是他们总会给自己设定一个更好的节奏,别人在按部就班的时候,他们却早已经为未来的变化或者冬天而做好了准备,在面对不确定性的环境时,就比其他人要坦然许多,自然也就走得更高一些、更远一些。

-END-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