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的3个职业发展方向

马上双11了,但说实话我却不知道怎么过这个节日。

因为就在今天,我们PMTalk app的1.0.0版本提测了,小程序3.0.0版本也提测了。

我发现在做PMTalk这款产品,我已经提了1233个bug,描述文案累计加起来超过3万字了。

作为产品经理,我总是像个妈妈一样,每次新版本发布前都会倍感惊喜,毕竟相比原型设计、UI设计者的高保真图,实实在在有数据、页面交互的产品才让人心动。

外行可能以为我们产品经理的日常是负责给开发安排任务和搞规划战略的,但实际上我们每天都在各种会议里和别人提需求,被diss,在会议外忙着写文档和做原型设计。

和同龄人相比,从大学出来以后,我就对我的未来充满希望,因为一毕业我就有了创办自己企业的想法。在学校,我虽然科班是计算机专业出身,但其实做着项目经理的工作,开办外包工作室,去拓展、承接一个又一个校内外大大小小的项目,完成一个又一个的信息化系统开发任务。这是我曾经创办的工作室。

 曾经创办的外包工作室

2015年,我从大学刚出来,正式加入产品经理的队伍中,头一次了解到乔布斯这个人,是搞苹果产品的。我一看,乔布斯要改变世界,于是我一口气看完了乔布斯的自传和历史发布会的i系列视频,并给自己定了个flag,目标就是:我也要做一款改变世界的产品。

那时我竟天真的以为,产品经理的日常就是手握大权,对下属发号施令,然而没想到自己真正做产品经理,自己却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了画原型、画原型、画原型,一改再改老板的需求、用户的需求以及各种需求会议上。

可为了打破个人发展瓶颈,我决定走出去!

从2016年开始写公众号,再到现在,一年365天,平均2天一更,我累计原创了965篇文章,其中包括《产品经理的需求文档规范》,《产品新人到产品总监》这些相对爆款的文章。

我几乎把我所有的时间投入到了产品工作。

在别人眼里,我是一个一心只有产品的工作狂,可是在我自己内心,却只感觉自己每天过得不留遗憾,元气加满。

每天下班后,当你在打游戏看剧时,我在日更、复盘搞case;当你在和朋友闲聊、出行游玩时,我在做新版本的需求设计、调研竞品,就这样连续7年,不间断的日日夜夜,我把自己全盘放在搞产品这一件大事上。

我也曾思考过,在行业飞速进步、人才淘汰速度加快、中年危机不断的互联网智能时代,如何才能在持续的变化中保持你的核心竞争力呢?


我想,那必须是培养你的稀缺技能,长期深耕一个行业。

如果你是产品人,那就要保持终身学习的做事态度,像比尔.盖茨、巴菲特这样的商业大咖,到晚年时依然保持读书看报的好习惯,头脑清晰,做决策、搞投资的眼光不亚于年轻人。

当你去观察自己身边的产品经理,有些啥都不知道,一求职应聘就被迅速被刷下来,原因要么是不努力、不敢突破,要么是学习没方法,没有完整、系统化的产品认知,缺乏产品素养,不懂产品技能,自然就被淘汰了。

我刚入职产品经理时,和你们一样存在很多困惑,甚至不知道怎么规划自己产品的职业发展方向,当时我对产品人的了解仅停留在职业title上。

不过我虽毕业于一个非985、211的普通院校,仍在不懈坚持的产品打磨中,无尽日夜的自我迭代中,成为了一个更好版本的自己。


没错,我翻盘了。

我入职过喜马拉雅的高级产品经理,去过腾讯系做碳云智能的高级产品经理。自2015年到现在,我带领过不同类型的团队,完成了app、数据平台、中后台、运营体系等方面的从0到1。我创建了PMTalk产品经理社区,因为创业的原因,我成为了腾讯大学、36kr、阿里设计大学的讲师。

我也开始思考,我身上什么东西能帮到同行的产品人?

我想,我个人的产品经验,和创业的经历一定能帮到你。

贝索斯曾说过:“经常有人问我,未来十年什么会改变,但从没人问过我,未来十年什么不会变 。”

回过头来看,我认为不管产品经理学习的知识怎么变,最终落地的产品方向也只有这三个,数据产品经理、后台产品经理和前端产品经理,因为这满足了做业务的数据分析需求、运营需求以及用户体验的要求。

由于企业对产品经理的要求越来越全面,而想要转型加入咱们产品经理的同学,门槛也越来越高了,我们不仅要掌握基础的工具操作,还要亲身参与到最新的产品设计案例中,最好有几个实战案例,有好作品,才能通过简历筛选。

-END-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