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的反思和总结

2020  过去了,我很难忘。

1 做产品经理到底是做什么

抛开具体的工作内容,可以把产品经理做的事情抽象成三类:用旧方法解决事的问题,用新方法解决事的问题,解决人的问题。

旧方法解决事的问题,也就是拿已有的现成方法解决问题,做重复机械劳动。比如,接受运营提来的需求,BRD 转化成 PRD,中间没有思考和判断,输出给技术,满足运营的要求,管理下排期;抑或者,行业内有头部的产品可以模仿,像素级复刻一个原型图,猜测和整理背后的逻辑,交付给技术。这都是「旧方法」的范畴。

新方法解决事的问题,是通常来说产品经理能创造价值的地方。比如说,原本用户的旧体验不佳,旧的产品功能有问题,通过发掘用户的潜在需求、或者找到新的技术方案,以创新的方法解决问题。在高速发展的业务中,这类工作车载斗量。

解决人的问题,也是产品经理可创造价值的地方,通过协调、整合人的资源,来让产品设想落地。这里的问题又分两种:第一种,人是做事的手段,比如复杂度很高的需求,要协同多个部门、多个角色共同投入,为同个目标负责,不可谓不难。我很敬佩的一位老朋友,当初就在某厂出现严重安全危机时,扛起全公司的安全项目的大梁,几乎要协同所有业务部门、向所有管理层汇报,最终落地了许多项重要举措。跟我的协作能力相比,云泥之别。

第二种,人是目标途中的障碍。说起来有些厚黑,不过在成熟业务并不少见:能出成绩的地盘都已经满坑满谷。要想自己出成绩,要么对方犯错,要么证明自己更加出色,拔掉抗里现有的萝卜。如何解决这类问题我还不熟悉,只是有所观摩。

在互联网到目前阶段,大多产品经理开始做「旧方法」的工作,许多稳态的业务,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创新艰难,动不动就影响主营业务的指标。

「人的问题」也陆续增多,道理也简单:创新业务僧少粥多、成熟业务僧多粥少。前几年行业里还羡慕某短视频产品机会可贵,现在内部也陷入疲态,地盘 意识日渐严重,我认识的老朋友空降也得先抢活儿。

留给「新方法」的工作空间没有很大。对个人选择而言,一种解法是降低标准,去做依然创新但覆盖面较小的事情,例如不去思考诸如商业模式上的创新,而是研究一小块范畴的创新,像怎么能在一个页面调整按钮让用户多下单、怎么能让用户发表情包更方便。另一种解法,是设法去找仍然有模式创新机会的业务做。

第一类事情的价值不大,除非在升职加薪的机制相对固化的地方,否则不好成长;后两类事情能带来职场的发展。

搞清楚这三类事情,还能帮助自省和自知。像我个人这几年能明确地判断:第一,自己能力有限只能解决一定程度的「人的问题」;第二,很讨厌做重复劳动;第三,比较乐于也相对熟悉做「用新方法解决问题」的事情。那么再做选择,就变得清晰起来。

2 躬身入局

曾国藩说: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身入局,挺膺负责,方有成事之可冀。这句话随着罗振宇跨年演讲火了一阵。单看含义,很有体会。

我去年到今年有挺长时间赋闲,一面做自媒体,一面参与了好几个项目的咨询,一面找创业机会。结论就是,在这段时间失去了互联网工作的体感,差点废了武功。哪怕读了很多文章、跟很多人聊业务、间接参与诸多公司决策,也难掩没有躬身入局的致命问题,入耳只有「呐喊议论」。

过去我经常反复跟很多想入行的新人讲,产品经理非在实践中成长不可。现在可以再加一句新的真实体会:哪怕已经有经验的产品经理,不在实践中也绝难成长。

真正想要理解一个行业,就尽可能找到行业内的工作机会吧。唯有此路可通。在外观望、调研、分析、评价、指点,对学习行业没有什么益处。

3 业务复杂度

随着工龄见长,认识了不少特别出色的产品经理,洞察和思考的水平自愧不如;同时,身边有些跟自己一同成长的产品经理,水平拔群远超自己,也令人钦佩。反过来看他们真实的成长经历,有一个共性十分突出:负责的业务有复杂度。

「复杂度」这一判断标准代表能力提升的土壤。有土壤,成长未必快;没有土壤,成长一定慢。

身边成长迅速的产品经理,无一例外做过相对复杂的业务。我最近的面试就喜欢判断候选人的产品复杂度:同样是做采购系统,采购公司内部文具的系统,与采购宝洁生产所有原材料的系统,就不可同日而语。

大公司的履历光鲜、易被承认,并非简单的慕强、势利,而是复杂度的重要基础,就是足够大的业务规模和用户规模。不然业务如果非常简单,产品系统也很少会复杂。

每个产品从零开始,到成为独角兽,甚至上市,其中负责核心业务的产品经理,十有八九水平能跃升为业内的头部。一个公司的核心业务的每次变迁、新业务和创新部门的成功崛起,也都能带来一批产品经理的成长。

4 ego ptsd

有朋友说,我最近反复用 ego 这个词,感觉像是得了 ego ptsd,日常怕井绳了。回顾了一下,的确是这样,这些年逐渐对 ego 有了更深的认识。

先讲几个片段。

片段一。在大厂的普通员工常有 ego 大的毛病,分辨不清哪些是平台势能带来的虚名,哪些是自己的本事和水平。过去多是腾讯阿里,如今较明显的是字节。从公共平台的言论表达风格就能看得出来。产品经理几句话间就常能得出结论,即刻上的帖子里不鲜见。实则大多论据不足,论点也经不起推敲,逻辑里滑坡谬误比比皆是。这些朋友势必要真正遇到切身的挫折,才能在认知上达到自洽平衡。

片段二。有一个在阿里的老朋友,喝咖啡的时候聊到,他作为当年知名产品的联合创始人,如今为什么愿意「屈尊」在阿里做 P7 的产品专家,就是觉得当初 ego 太大,在这里磨练整修下自己的心态,到时候重新出发。至于职级几何,反倒不重要了。甚是敬佩。

片段三。某厂坐拥上亿用户,短视频刚兴起的时候,就特别瞧不上抖音快手,觉得小厂没资源没团队的。实习生去抄抄快手,领导做做汇报 PPT,从主搜导流做出了千万 DAU。然后就开大型庆功会,觉得要赢了,喝香槟发奖金。后来……DAU 就再也没涨过了。

片段四。之前我很乐于在知乎跟人探讨争论某些专业话题,有时说得不可开交、颇费体力脑力,最后翻到对方的主页一看,是个大三学生,就特别失落,觉得自己在做傻事。后来就意识到跟 ego 大的人吵架毫无意义,他们是不会认输的,自己家也全无收获。好像这个段子在圈内流传得还挺广的。最近常看到还没毕业的朋友在「指导」我个人的职业规划,也有点哭笑不得。

总的来说,正如我在碎片思考里提过的:警惕别人的 ego,不要轻信自信满满的人,哪怕很有感染力;弱化自己的 ego,别在没搞清楚状态的时候就得出结论,也不要自以为是,不愿踏实输入、躬身入局。

5 一些年度推荐

产品沉思录 | 付费订阅邮件组

互联网相关的摘录和评论并不少,少楠的产品沉思录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很少看到评说、批判和居高临下,没有 ego 的存在,更多是感悟、思考和自省。这在喜爱指点江山的产品经理圈简直太难能可贵了。


我自己很早就开始订阅,今年才读得比较多,如获至宝。推荐你也订阅。



十三邀 | 访谈节目


围绕明星和公众人物的话语盈千累万,没有一个能比带着好奇心的许知远更有真实的触感。你能触摸到这个人的生活和生存状态,而不是在社会舞台上的表演状态。推荐几期:薇娅、项飙、罗翔。



1900影剧室 | B 站 up 主


复习《纸牌屋》时看到的解说视频 up 主,很是喜欢。与众不同的是在历史和政治的细致程度,听罢能收获许多自己看时难以捕捉信息。另外推荐对《大明王朝 1566》的解说。



几个单集播客

今年听播客有 260 h,按照平均 1 h 一期,大概听完了 260 个单集,算是不少了。其中收藏夹里找出来 10 个,分享在这里。单集所在的播客,也是我平时常听的一些播客节目。


Steve 说

207 期 – 孟常 – 现代爱情里人的自我都要推倒重建

深焦

贝多芬 250 周年诞辰,还原一个暴躁耳背大富翁

不合时宜 

谷歌工程师眼中的外卖骑手与科技向善

文化有限 

Vol.34 所谓中年,就是跟世界和解,接受自己只是个普通人

梁文道·八分

张立宪:读书到底有什么用?


痴人之爱

Vol.08 论怪异、恐惧以及人类的孤独处境 | 伊藤润二《旋涡》


来都来了

No.042 金庸武侠:爱是天地初开时已经盛放的玫瑰

谐星聊天会

vol.40 广告奇才谐聊会,又出了新口味?


无聊斋 

vol.149 三个西北娃子眼中的甘肃

反潮流俱乐部

一艘从宇宙最深处到海底两万里的航班 | 声音俱乐部


推荐使用「小宇宙」APP 收听。

几首歌

地球仪 – 五条人

不过话又说回来,为什么你还是滴酒不沾

效眠寺 – 万能青年旅店 

街头嘈杂,公共聋哑


法国人与自行车 – 发条卡目索 

他偷了我的自行车还偷了我两把锁


硬汉 – 腰乐队

调查显示国人较去年快乐


Memories – Chaos Chaos

We would lie there for a while


Rain Watcher – 惘闻


不眠之夜 | 沉浸式话剧

目前国内能做到「不眠之夜」这样水平的沉浸式话剧着实不多。不同的观看方式可以看到不同的内容,特别好玩。

宝岛一村 | 话剧

当年在锤子的时候,老罗就跟我们讲:如果你这辈子就看一部话剧,那就看《宝岛一村》吧。之后,我每隔几年就会去现场再看一次,2020 年看的已经是第三次了,完全没有厌倦,甚至看到了许多前两次没注意到的细节。不顾如今疫情影响,演员不是台湾的原班人马,少了屈中恒,观感还是有影响的。

感谢各位看官在 2020 年的支持,我们 2021 年再见? 

哈皮牛耶~

封面:2020 年摄于敦煌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