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爱,或许比较快


好久没有看过一部让我心里五味杂陈的电影。


《北京遇上西雅图2》,其实跟北京和西雅图没有一点关系,故事发生在澳门和洛杉矶,只是借着第一部的名气开启了全新的故事。演员还是那两个人,和第一部不同的地方在于,从开头到结尾前五分钟这俩人都没见面,最后靠命运之神的指引在伦敦的一家书店“偶遇”。


澳门我去过,一个弹丸之地靠着**业每年创造上百亿美元的GDP。那里既充满了纸醉金迷的物欲,也展露了生活百态和复杂的人性。我见过在**里每天背着一个旧书包来玩**的老太太。据说是儿女不管老人,每个月就给点零花钱,老太太没有朋友没有老伴儿,只能在**里慢慢消磨时光;也见过豪掷千金的土豪老板,左拥右抱声势浩大,每次这种人的赌桌都是人气最旺的,有很多人跟着**,期望今天遇到的是个财神爷带着他们发家致富。这里崇拜赢家,赢家通吃,这里不讲情面,再好的关系为了钱也马上翻脸不认人。电影里的姣姣从小就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下,让她从小就变得现实,性格执拗叛逆但是心底善良。


洛杉矶我没去过,听去过的朋友说那里快变成中国人的天下,走在路上的外国人都时不时能跟你蹦出一两句“你好”。电影里的罗大牛从小家庭破裂,独自一人来到美国,多年的坎坷经历让他戴着面具生活,外表文静儒雅背后却为了牟取私利而不择手段,但是心底却渴望被爱。


这样两个在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可能相遇的人,导演用一个近乎科幻的手法让他们彼此通过书信联系了两年。两年,横跨半个地球,两年,彼此从未相见。


这种故事在现实生活中简直不可思议。我们习惯了有事发个微信,上一秒的事情下一秒恨不得马上就要解决;习惯了吵架先打个电话,实在不行出来见面大家把话说清楚;习惯了每天看到对方的脸,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我们习惯了快节奏的生活,连感情也变得像快餐一样,对着菜单上的各种条件勾勾选选,然后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盘菜。


爱既然可以做,谁还去谈啊。当影片中罗大牛说出这句话,电影院里好多人都扑哧一笑。


也许是时间长了,经历的事情多了,我们每个人都学会了小心翼翼地保护自己。面对一个喜欢的人,投入还是不投入,追还是不追,都要思量再三,考验再三,风险评估再三。就像《欢乐颂》里的奇点那样,把人心都看得透透的,一切行动背后都有足够的理性作为支撑。这样能保证自己受到的伤害降低到最小,自己的获得能够最大,谈恋爱也要像做生意一样计较投入和得失。所以同样是彼此不见面联系了许久,他和安迪的见面甚至后面的发展就显得像精心计划过一样;而姣姣和罗大牛的相见却像成人童话,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


两种方式,谁好谁不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我只是觉得,既然生活和工作都已经那么累算计的那么多了,在感情里能不能轻松一点,做一回真实的自己,然后把一切都交给时间。


我有个同学,和他女朋友异国恋三年。他们一个在巴黎,一个在上海。两人时差相隔六小时,每天靠着微信联络感情:异国恋,应该属于异地恋考验里最高的级别。彼此一年只能见一面,有事儿了打个电话过去对方也许正在深夜里酣睡,双方各自的生活交友圈完全不同…总而言之就是,困难重重。我们不是没有劝过这哥们儿,让他慎重考虑,国外的花花世界和国内完全不同,这一去三年,风险太大。可他不听,轴到底。我们就看着他和他女朋友这么“谈”了三年。其中的感受我体会不了,但有时候看到他朋友圈里的一些内容,想必也是各有苦衷。


好不容易熬过了三年,他把和女朋友这三年来的微信聊天记录,全部打印了出来,做成了一本厚厚的“书”。然后在女友临近毕业的时候,悄悄买了一张去柏林的机票。这小子就带着这本“书”单枪匹马去求婚了。我听完以后脸上一副“卧槽”的表情,直到后来他把当时的视频发给我,小姑娘在教学楼外的草地上哭的稀里哗啦,说“非你不嫁”。看到婚礼上他们甜蜜幸福的样子,我觉得当时劝他分手的人都是大**。


很喜欢以前看过的一段话:


记得早先少年时 ,
大家诚诚恳恳 ,
说一句,是一句 ,
清早上火车站 ,
长街黑暗无行人 ,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
车,马,邮件都慢 ,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


小时候听奶奶说,以前写一封信邮寄出去要等上十天半个月对方才能收到,在古时候朋友一别很可能就是永别,也正因为如此,那时的人对于感情格外珍惜,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突然失去联系,一字一句都要仔细斟酌。现在人和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便捷,感情维系的成本变得越来越低,我们也开始越来越不在乎。再也不愿花时间去好好了解一个人,也不愿意去倾听对方的真实想法。一见钟情就要微信,一言不合就要拉黑。


回到《北京遇上西雅图2》这部电影。科技的发达让我们联系一个人变得很容易,可了解一个人靠的不是科技而是时间。爱一个人不是一见钟情,再而衰,三而竭,爱一个人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就像影片中秦沛和吴彦姝饰演的那对可爱的老夫妇,建国前就结婚来到美国,却没办过一场婚礼。可是这并不妨碍两位老人在几十年的岁月里恩爱如初,相互扶持。他们的感情融化在眉眼里,浸润在彼此的生活里,在岁月的沉淀中慢慢积累,悄无声息。片中罗大牛自作主张帮两位老人在教堂里补办的那场婚礼是全片的一个小高潮,当说到二老谁会活得更久时,秦沛慢慢说道:“还是让我比你活得更久一些吧,你那么爱哭,又不会处理事情,哪里能应付这么多麻烦呢。” 演到这里,我分明听到后排的观众有人在哭。


世间爱情千万种,唯独不急不慢的爱情,最后最长久。


也许正是导演给我们构筑的这个童话故事太过梦幻和煽情,离现实生活差了十万八千里,才让人看了之后会有那么一丝憧憬。或许正是这种润物细无声的爱情在现在的社会里显得弥足珍贵,才会让我们看完之后心有戚戚。


影片的结尾姣姣拿着写给罗大牛的最后一封信,在查令十字街的那间书店里遇到了这位和她通信两年的“教授”。最后这两个各自慢慢经历人生艰难考验的人,终于走到了一起。


这正应了那句话: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或许慢一点,才会比较快找到爱。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