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猫一个创意,让鞋子可以只买一只

自古以来,鞋子都是成双成对卖的,但是对于肢体残障人士来说,他们必须花费一双鞋的钱,才能买到需要的一只鞋,那为什么鞋子不能只买一只呢?
在知乎上有很多这样的问题:“在哪里能买到一只脚上的鞋子?”,里面的回答令人心酸。

在中国,残疾人总数约为8500万人,而下肢截肢患者约有170万人,其中约3万人为高位截肢者。这3万人,他们只想买一只鞋,却要为一双鞋买单。
这只时刻崭新时刻用不着的鞋,时刻提醒着他们身体失去的部分。
洞察到这一群体的真实需求,今年正值全国残运会开幕及双11期间,天猫联合锐步、 斯凯奇、回力、森马、ECCO 、乔丹、 骆驼7家品牌及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首次为单脚残障人士提供「单只鞋售卖服务」,让温暖从脚底注入。
在天猫搜索一只鞋计划,选择左脚或者右脚,就可以以一半的价格买到单只鞋。
另外,天猫邀请这些特殊的人群拍摄了一只短片,记录下真实的一幕。
为什么会推出这一售卖服务?源自于天猫小二和一位截肢朋友的一次闲聊,对方提出了一个他此前从未关注的问题。“鞋子不便宜,扔一只也可惜。你们能不能找厂商问问,考虑一下我们这个群体,让我们少花点冤枉钱?”
于是今年9月,天猫开始调研肢体残障人士的需求,他们发现有单只鞋购买诉求的人不在少数,但这一细节却被长期忽略。
就像视频里的他们,用一只脚拼搏,却为一双鞋买单。
“把另一只鞋送给和我一样的人”
“每次买鞋都觉得自己付了两份钱”
“经常有好心人会送鞋给我”
“浪费很多钱买一只不穿的鞋”
“不穿的那只鞋堆积如山”

这些是他们买鞋的痛点。
天猫想联合品牌做出一些改变,在提出这一创意后,越来越多的品牌参与进来。
当收到了单只鞋后,不少人被品牌的暖心之举震惊和感动到。

在他们看来,这个项目可以帮助到很多有需要的人,让他们变得更加自信,同时也希望更多品牌商参与进来。

短片结尾以一段混剪配合高燃的bgm,展现了这些肢体残障人士积极乐观生活,为热爱拼搏的一面。

这也正呼应了天猫此次品牌战役的传播主张:「拼搏,一只足以鞋,一只也足以」。

对于品牌来说,“一只鞋计划”背后并不只是一双鞋拆开卖那么简单。
从供应链、设计、库存、备货等的调整,都多了不少工作,加上线下专卖店能服务的特殊消费者有限,成本就很高。
但在天猫上,一家旗舰店服务全国用户,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因此天猫联合各大品牌一起做这件事,就显得更加意义深刻。
品牌的一个暖心之举,却解决了残障人士的切身需求。
目前,这七大品牌的天猫官方旗舰店已经在双11期间上线一只鞋产品,另外在淘宝直接搜索“一只鞋计划”也能直达专属会场。
天猫还找到中国残奥会运动员-归玉娜,热爱运动的夏蓉,汶川地震的幸存女孩牛钰等几位肢体残障人士拍摄了一组海报,致敬每一位在生活的赛场上突破自我、追寻光芒的人,不断深化“一只足矣”的概念。

在线下,天猫在国庆假期时人流量最大的时候,将一只鞋的计划搬到了户外及店内,让大家更直观地看到“一只足以”。

给弱者以足够的尊严,是社会文明的标尺。不是去同情,而是平等对待。

让我想到电影《触不可及》中的经典桥段,不同情、不怜悯,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尊重。

“一只鞋计划”,或许是电商平台的一小步,但是对于肢体残障人士来说,却意义非凡。
首先,“一只鞋计划”改变单脚特殊人群买鞋方式。
他们不用扔鞋或者拼鞋穿了,而是可以正大光明地买到他们需要的单只鞋。
其次,它提供了商业与公益暖心结合的解决方案。
天猫的“一只鞋计划”是一种示范,公益事业发展至今,仍然有很多空白地带,仍然有很多‘小事’与‘细节’需要被关注。而这样的项目,能帮助社会消除偏见与歧视,给与残障人士更多温暖与关怀。
从长远来看,这是一种众多品牌都可加入裂变的可持续模式。
天猫这个项目一经上线,就获得了大量网友的点赞与支持。

之所以赢得一致好评,是因为天猫「接地气的洞察」和「切实的解决方案」。
在我看来,“一只鞋计划”这个项目,换做任何一个运动品牌来做,不仅难以执行,甚至会有作秀的嫌疑,但是换做天猫平台,却再适合不过。
一方面,可以发挥天猫头部电商平台的优势,把供给端和需求端高效对接起来。

另一方面,天猫平台也有着更强大的号召力,可以号召更多品牌商和消费者加入进来,变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这体现出的是电商「人性化」、「有温度」的一面。
愿每一个微小的需求,都能被看见与被满足。

-END-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