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学习学,学习也是一种玩物丧志 | 火山大叔

写在前面:不同于以往关于品牌营销体验等纯专业文章,这是一篇关于“学习”的学习方法学,是两年前我在上亮心私塾课后关于“闻思修”的分享。过年期间清理电脑翻到了它,反观自己,纠正了不少,未清除的毛病依旧很多。开工第一天发出,共勉。


信息高速迭代的时代,每个人都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往往又陷入了学习,不断学习,真正用得上的却不多,或又陷入了学习焦虑症。

如何突破成人学习的这个痛点,佛法修习的要点“闻思修”,也可以是学习知识的要点,与阳明先⽣的事上磨练、知⾏合⼀不谋⽽合。

学习⽆捷径,但有⽅法,学习的学问,⼤概就是闻思修的⽅法,下⾯是我从学习学的⻆度对闻思修的⼀点体会:
闻:正闻,听多少遍都不嫌多
1、⽴志向
闻思修之前,先要⽴志,志向不明确就不知道该跟谁学,该看什么书,就算学也学不进去,坚持不了。志向的背后是价值观,最后读的书、拜的师,都是与⾃⼰价值观相近的,这样才读的懂,才会选择相信。
若志向不清晰,还在探索期,稻盛和夫《活法》⼀书⾥⼀⼩段值得分享:有的⼈对⾃⼰的⼯作喜欢不起来,怎么办?姑且⼀⼼不乱,拼命投⼊当下⼯作再说。即使不太情愿,也要⼼⾥⾃我安慰:“我正在⼲⼀件了不起的⼯作”,这样对⼯作的看**⾃然的发⽣变化。
不管什么⼯作,只要拼命投⼊就会产⽣成果,从中会有快乐和兴趣。有了兴趣就会来⼲劲,⼜会产⽣好的结果,良性循环中就会喜欢上⾃⼰的⼯作了。
树要⻓⼤,初期要修剪掉多余的枝叶,志向不清晰时也是⼀样:先专注聚焦当下的事情,完全投⼊热情,在事上磨炼,过程中⾃会找到⾃⼰内⼼欢喜的价值点,志向⾃会慢慢清晰。

专注当下,投⼊热情。

2、知不⾜
传习录⾥有这么⼀段,孟源是阳明先⽣的学⽣,有⾃以为是、好虚荣的⽑病,有⼀次来了⼀个同修学友,分享了⾃⼰最近闻思修的学习⼼得与体会,求⽼师指正。
孟源在旁边听到了说:“哈!你这是刚刚达到了我之前修养的境界!”,阳明先⽣骂他:“你病⼜犯了”。孟源满脸通红刚想辩解,阳明先⽣又追了⼀句:“你病⼜犯了!”。
“这是你的病根,⽐如你在这⽅圆⼀⾥内只种了⼀棵⼤树,阳光⾬露只是滋养了这颗⼤树的树根。可如果你要在树下种庄稼,阳光和⾬露都被树叶遮挡了,⼟壤的营养也全被树根汲取去了,这庄稼如何能⻓成呢?必须砍掉⼤树拔掉树根才能种庄稼,不然你再怎么耕耘栽培,滋养的只是树根,种不出庄稼。”
⼤树底下种不了庄稼,若是⼼中有⼀颗⾃以为是的⼤树,什么东⻄都学不进去,只有砍掉那些⽑病,才能开始学习。这也是前些年阻碍我学习的⼤⽑病,不改掉很难真正开始学习。
有⼈推荐优秀的书籍或课程,我会说“这个早看过了”;有⼈分享他的想法,我会说:“我也这么想”;有时听⽼师讲,我会想:“不过如此”、“这我早知道”、“这不是那谁谁的观点吗?”、“这个思维模型出⾃…” 等等很多场景,满满的⾃以为是,爱好虚名。
话说你听过了⼜怎么样?你早知道了⼜怎么样?你熟知了⼜怎么样?好的知识,要永远听不厌。
正如于晓⾮⽼师所说:“你作为⼀个凡夫,颠倒梦想的⻅解在你的脑壳⾥都多⽣累劫了,怎么佛陀的正法刚听两遍就嫌多呢?”,我⽩话翻译⼀下就是:“你这么⼀个平凡的⼈,乱七⼋糟的想法在你脑海⾥已经反反复复出现过⽆数次了,怎么像佛陀这样的⼤智慧你听两遍就嫌多了呢?”
知不⾜,改掉阻碍我们学习的坏⽑病。

3、定正法

闻正法要“闻不厌⾜”,什么是正法?信息泛滥时代,我们每天会⾯对各种知识信息⼲扰到焦虑到,各种书籍、各种课程、各种⼤师,什么都学,最后失了⽅向。
定正法,其实就是确⽴我们要学习的对象。
就我个⼈⽽⾔,现阶段修身上,《传习录》是我的正法书,丁晓辉⽼师是我的正法师傅;专业上,正法书是《竞争战略》学、《营销管理》学、《体验经济》学、和《语辞学与符号学》,其他书也读,两⼩时内速读完明了核心观点,越看越觉得⾃⼰正法书单的书经典,需要反复读,反复践⾏,根本没时间再去读其他书。
正法确⽴了,便是⼀条条的去践⾏了,不去争论理论的对与错,不去在意定位理论的局限、不去纠结王阳明心学与佛学的异同,⽽是代⼊我们⾃⼰,切⼰体察,事上磨练。
定正法,就是确⽴要学习的对象,然后⼀条条去闻思践⾏。

思:敬畏⼼,理思维,⽣信⼼

1、⽣信⼼
听学后,我喜欢沉迷思考,喜欢道破砂锅追究到底,喜欢研究背后的为什么,以为这样思考通透了,就是知道了。可如果这样,什么时候是个头啊?不通透难道我就不践⾏了?⼀直到⽼了还在思考与参悟,嘴上谈兵,却从未践⾏?
在今天之前,我⼀直以为⾃⼰闻思修中的思是闻后思考,今天再闻正法,有了新的认知,更通透了:“听闻正法后,第⼆件事⼉是什么?是反反复复的思考,思考的⽬的是什么?⽬的是对正法要⽣起确定的信⼼。”
修炼之前,沉迷思考,沉迷于问为什么,其实是缺乏对正法的敬畏⼼,只有知道了通透了,才愿意选择相信,这是对学习缺乏敬畏⼼,要信书、信⽼师,信则能读懂,不信则不仅不懂,还不知道⾃⼰不懂,以为⾃⼰懂了。
思考的⽬的不是觉察,是要⽣确定的信⼼。
2、敬畏⼼
⼀上来就想搞清楚原理,挑剔着看,甚⾄批判哪不对,哪有边界,以为这样通透了再去⾏就会更相信。其实,没有最开始的这个信,哪会有最后的⾏啊。
信了,就能懂,懂了才会在⾏为上修,知⾏合⼀了才能通透,通透了才能活出⾃⼰,那时候再对书有批判,那是最后⼀步了。
阳明先⽣就是这种情况,年轻时候,带敬畏⼼去“死”读过儒释道,最后选择了独尊儒学,排斥佛⽼。再之后朱理学他也研究的熟透了,这才发展了他⾃⼰的阳明⼼学来。若⼀开始他就带着批判⼼去学习去思考,估计现在还在格物是对是错的泥塘⾥。
信了,才能懂。

修:听话照做、常⾃省、不⾃责

1、不空想
知识付费时代,399就能学到相关领域顶级⼤咖的知识课程,可若只是认真听闻了深度思考了,⾃以为知道⾃以为通透了,⽽不在事上修,这⼤概便是“⼝⽿之学”,⽤孔⼦的话叫“道听途说”。
没遇到事之前泛泛⽽谈,觉得⾃⼰修养还⾏,都懂,⼀遇到事,就克制不住⾃⼰,就会动摇,知⾏不合⼀,就是空想空讲,并不是真知道。⼈只有在事上磨练,才能⽴得住,才能静也定,动也定。
不少⼈会焦虑未来,事情还未开始做,想的都困难,总在为“将来我怎么办”⽽焦虑,还在谈恋爱就空想未来分⼿了会多伤悲、还未开启⼀家店就空想未来如何标准化、还没开始创业就焦虑未来产业更替了怎么办。
未来不可知,既然是未知,也就没法都有防备,能防备的,只有⾃⼰的智慧了,灵魂的精致,来⾃学习、来⾃闻思修,少空想多⾏动,事上修,事上磨练,让⾃⼰⼼如明镜,事情来了,⾃然也不怕。
前⾯提到,我有个⼤⽑病,我必须彻底弄明⽩了⼀件事,我才愿意去做它。就好⽐如,我写这篇⽂章,我花了好多时间去研究闻思修到底出⾃何处,到底说的是什么,不搞明⽩我是没办法写的,往往都是最后时间才出的来(此刻已经已经超时很多了),总觉得⾃⼰还可以再思考的深⼀点,可以更完美⼀点。
可是,多拖⼏天就透彻了吗?什么时候是个头啊,可能⼀辈⼦都弄不明⽩,难道我就不去做了吗?这是个⼤⽑病,知⾏合⼀便是解药,你现在⾏的就是你现在的知,你的知就是你现在的⾏。
你⾮要整明⽩了才⼲,可是不⼲⼜怎么可能整明⽩呢?我⾃⼰开品牌课了,我就更明⽩了,我会遇到这样的学⽣,你说的,他要先分辨是对的还是错的,必要的还是不必要的,这学⽣永远学不会!觉得⾮要知道了才去做,很多⼈和我有同样的学习误区。
不空想,事上练。

2、先照做

如何修?做了再说。丁⽼师的两句话糙理不糙的话总结的特别到位:“听话照做,先练50遍再说!”、“先僵化,再优化!”
这让我想起了⼩时候学骑单⻋,哪有什么⽅法,就是照着别⼈那个姿势跟着学,摔了数次后,某天就忽然会了。这⼤概就是对“听话照做,练50遍再说”的最好注解。
学习不能只⽤⼼,要⽤⼿脚去学,⼼里想的再多再怎么分解动作,⼼⾥打了⽆数次草稿(你懂的… 我本打了另外⼀个词。觉察了下,正念。),我也不会骑。只有身体骑的同时反思下次如何可以更好,知⾏合⼀,每次更好点。
练功夫讲究守破离,学习学也如此,守就是听话照做,就是模仿,照着⽼师教的去做,不要问为什么。等到⽼师教的你都模仿做到了,才能去研究⾃⼰的突破,最后才能离开师傅。
听话照做,练50遍再说话。

3、常⾃省

曾⼦说:“吾⽇三省吾身”,我曾⼀度认为这样不断的去觉察⾃⼰的错误,去改过,去修炼,⼈活着多累啊!后来我发现,那是⾃责,不是⾃省。
如果⼀有错就⾃责,那就真的太累了。⼼⾥觉得委屈,发出来就会伤⼈;⼼⾥觉得被轻视,发出来就会狂傲;⼼⾥觉得不被爱,发出来就是怨恨。⼈总有喜怒哀乐时,总会忍不住就发出来了。
我记得私塾五班开班时,我作为学⻓上台分享⼼得,演讲过程⾃觉⾮常不美好,下台后很是⾃责,责怪⾃⼰为什么没能准备好,为什么没有发挥好,害怕砸了⽼师的招牌,还⽴⻢发了⼀个朋友圈:“不要讲道理,记录我刚刚好失败的⼀次演讲。” 看着好像是在⾃省,实则在⾃责,难受,怎么办?
⾸先还是接受⾃⼰,接受⾃⼰演讲⽔平就是不稳定不美好,这就是真实的⾃⼰,然后时时⾃省,怎么样能更好点?下次如何避免?道理也知道为什么没做到呢?不⼀定下次“有错就改”,也允许⾃⼰犯⼀定范围的“错”,这样闻思修就⽐较⾃在了。不能接受⾃⼰,真的会有精神问题的。
对⾃⼰诚实,不⾃欺,才能率性⽽为,才能找到⾃省的乐趣,⾃省是中正平和,⾃责是⼼理疾患。
随时要⾃省,永远不⾃责。
学习学:闻思修
明确志向(目标)、确⽴学习对象;带着敬畏⼼、全然相信、代⼊⾃⼰;听话照做、事上磨练,随时⾃省、永不⾃责。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