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效应。

这是智远的第0116篇成长笔记的分享。

“看到别人获取的成果,
你总是想要却迟迟开始不了,为什么”。
每个人天生都是有“惰性的”,依赖于某个场景,总是喜欢安于现状,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基本都不愿意去改变已有的生活。
当一个人久久的沉迷于这种没有任何变化,安逸生活的时候,其实就忽略掉了周围环境的变化,当危机到来的时候,就像温水里面的那只青蛙一样,只能坐以待毙。
不论是对于企业组织还是个人来说,在社会生存当中最主要的威胁,并不是”突如其来“不可阻挡的事件,而是那些比较缓慢且没办法观察下定义的东西。
多数人目光短浅,只能看到局部而无法纵观全局,对于突如其来的变化有的可以从容面对,对于悄悄发生的大变化而无法察觉,最终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伤害。
温水里面的”青蛙“,就像生活中的到多数人。

每个人都要想着,着眼于未来,学习新的知识,不能过“今朝有酒今朝醉”“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醉生梦死的生活,那么到头来将会非常的可悲。

01

驱动力变弱是因为“动机没了”

工作当中,我经常遇到这样的小伙伴,他们口口声声说,“哎呀不行”,我要多学习“哎呀不行”,我家住的太远了,距离公司2个小时车程,每天来回中转,熬的我精力都没有了,我要搬家。
哎呀,我们现在业务明显增长下滑,需要赶紧转型,可是这些人总是在“说了后”就不了了之了,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面临“外界的不确定性”都非常的焦虑,其实多数人试图总想着改变,而却止于“行动”。
1.H先生的动机被偷走了。

我给你举一个简单的例子,H先生国庆节放假了一周,打算先花两天的时间休息,一天的时间打扫卫生,然后四天的时间用于学习。
因此,头三天在家里,他每天睡到自然醒,醒来后简单收拾就玩玩手机,看看电视。
到了第四天,H先生醒来心想,最近我休息的也差不多了,精力也回来了,那么接下来收拾收拾卫生就要开始学习了,那就从“写作复盘”入手吧。
正当他准备要做的时候,媳妇儿跑了过来,对着他一顿大骂:“你看看你,放假了天天在家睡觉,也不带孩子,也不收拾卫生,天天抱个破电脑,在这样我就回我妈家住了。
到这里试想一下,如果自己是H先生,此刻你会有什么样不同的心理感受?你原本打算“打扫完卫生,然后开始学习”的动机是很强的,被媳妇儿一段话的打压,是不是变弱了?
如果你是H先生,我想你此时一定非常的委屈,且很无力,原本自己已经计划好的事情,却被媳妇儿这么一催,反之动力全没有了。
为什么呢?因为你的动机被别人偷走了,那么它是怎么被偷走的呢?
原本你想做一件事情,然后有自己的节奏安排和计划,也会按照那个步调,一步一步的去行动,努力完成这件事,这会让自己非常的有成就感,这样一来,你就会更愿意做这件事,形成一个良性的恶循环。
而现在呢?你的节奏被打乱了,别人根本不了解你的节奏,不了解你心中的规划,然后用“简单粗暴的几句话就怼过去“,并且指责你,催促你,逼着你去做。
这种情况下,自己的心理就有点“被别人强迫”“被别人控制的感觉”,最后就成了我做这件事情是“为了让你满意”,自己体会不到“自身”在这件事上的意义了。
你不愿意被别人用“枪”指着,也不愿意被别人当做“奴隶”,没有人喜欢被控制,所以“你的动机被偷走了”,最后就“什么都不想做了”
这就是“我们明明知道自己该奋斗了”,却最后迟迟无法行动背后的动机效应,不是你不努力,而是别人干涉了“你的动机”,你的主动权被别人掌握偷走了。

2.我要变革,却毁在了团队上。

近一年,我身边遇到很多的同行,高管或者老板,我们在交流的过程中,多数人一直强调:“我要改革”,我要业务升级,重新梳理”,“我的品牌要转型”,“再不转型就真的活不下去了”。
每当聊完之后,决议也下的非常狠,但是一到推进的时候却发现“落实不下去”,组织里面总有人在和“你唱反调”,但是他表面却非常的配合。
我原来就遇到过这种情况,一家公司原来旧的APP是外包团队在做,现在有了新的技术团队和运营团队,只需要快速承接上,未来就能从“底层发生质的改变”。
但是中间“可能需要2-3个月的周期,涉及到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的投入”。
老的APP就像一款破车,只能缝缝补补凑合用着,而这一切老板的认知也高度认同,进行的过程中,几名合伙人却出现了分歧。
认为,其一技术成本过高,不能直接带来效益,其二从运营角度认为活动做的不好,不能直接见效,如果按照环比其本质浮动算是正常范围内。
这一些便成了其他几名高管合伙人的“得力理由”,并利用理由不断的去阐述现状博弈,最后结果惨烈,人员流失,业务下滑,没有转型过来,其实背后的一切便是“你动了他的蛋糕而已”。
你看,从本质角度作为老板有一个“想要改革的勇气可嘉”,但是最终这个动力却别别人偷走了,因为“所有的改革意味着利益的触动”,一旦动力被偷走,剩下的便是“鸡毛蒜皮的破事了”。
在组织或者某项业务的升级中,别让“不合理的期望”毁掉了“别人的动机”,一旦动机没有了,还有什么可以让人自我驱动行动的理由呢?
为什么大多数的企业空降高管,最后做不下去,除了自身原因以外,剩下的就是那些“被偷走的动机”和“别人手中的蛋糕”。


02

多数人都是“懒惰的青蛙”。

人本性懒惰,因为懒惰可以让人享受大脑不运转带来的轻松和愉悦,但不代表这是大脑的弊端,试想一下大脑一直运转(思考,锻炼等),那么人也会吃不消。
而如何平衡大脑的放松到运作,则是需要后期培养强大的意志能力,从进化论角度来看,懒惰只存在少数物种身上,绝大多数的生物,是没有足够的条件“去懒惰”。
1.懒惰是人适应环境的结果。

入职一家新公司的前2个月,我个人认为你都是非常勤快的,因为拿到offer的那一刻,你就要面临新的环境,新的同事,新的领导和做事风格。
如果入职后,不加快自己的适应步伐,则就会被淘汰,这就是典型的职场规律。
通过一个月的快速适应,身边的人领导的做事风格,自己所做的工种,业务流程都熟悉完毕,那么自己的大脑便会下意识的“开始偷懒行为”。
这一切的本质是“你熟悉了环境和周边的事物”,外加上公司文化的熏陶,慢慢的形成了特有的“惯性”或者“定律”。
在这既定的环境中,你做事也会参考身边的人,喜欢听他们的想法,不知不觉的就会被他们的性格所感染,随着时间的延展,工作中如果面对的挑战不是很大,自己的大脑便处于“放松的状态”了。
多数人会这样思考:“我有着安稳的工作,固定的工资,我还需要瞎折腾什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不就好了”,然后自己就会持续的掉入这种温水之中。
但是自己无意识的是:“公司就犹如一个深井,自己就好比井底之蛙”,我们能接触的人和事也只有周边三公里,如果自己没有意识的与行业的人交际,跳出学习,那么自己一直就是那只“蛙”了。
自己的静态行为,不代表外界也是一样的,公司需要快速发展,当自己的力量不能够拖动组织前行的时候,企业便会募新。
你突然看到公司来了新同事,业务能力很强而且很年轻,这时心中才会有“警钟鸣起”,我去,他这么年轻,这么厉害,我要改变,我不能懒散了”。

这种状态的发生,其本质是因为“在一个环境下自己又多了一个竞争对手,竞争意味着“分羹”“淘汰”“博弈”。
所以这时,当自己有意识“改变”可能已经为时已晚了,这就是为什么环境会让人变得懒惰的主要原因。

2.懒惰背后的行动障碍是什么?
懒惰并不是一件错误的事情,从上学到步入工作,我一直喜欢观察那些因为任务没有完成,错过最后期限而拖延的人。
我总会思考,他们后面背负的情境因素是什么?是不是哪方面需求没有得以满足,才会造成现在这样的结果,相对于懒惰的表层行为,我更倾向思考“他们的隐匿行动障碍是什么?
只有认识到这些障碍,并且承认它们存在的合理性,才是打破“懒惰”的第一步。
从好奇心的角度,来判断一个人因为某些事情迟迟无法行动可以“直接深挖到行动障碍关键点”,对自己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
我和你分享一个简单的例子:
当你无家可归,夜晚很冷,身边的人都对你不太友好,这个时候不管你是在桥洞下面还是帐篷里,都很难轻松入睡,这就会直接影响到“第二天”自己的行动指令。
自己晚上吃了份冷的东西,结果引起了肠胃的不舒服,晚上一直陷入“翻来覆去睡不好当中”,这些种种隐秘的东西,都将成为“你第二天想要做事情行动的障碍”。
然而其实这都不是最“难受”,最难受的是别人不了解自己计划,背景,状况的时候,直接就会因为“结果的不好”而批评一个人,相比打击会更大。
因为这种情况就很容易给其他人的行为施加上一个无形的压力,形成打击,久而久之,别人便不愿意为之付出了。
那么除了“隐匿的行动障碍之外”,懒惰的具体表现还存在“拖延”,人们总是责怪“拖延”这个行为,如果有人做事总是拖,会被其他人认为“懒惰”的象征。
拖并不是意味着自己意志力薄弱,没有动力,实际上拖的本质是“人们对某些事情很在意”,它可能在开始的时候启动比较困难,可能存在着几个行为,比如:
1.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而产生焦虑
2.对自己将要迈出的第一步感到困惑或者混乱
3.担心自己会被别人嘲笑
当自己因为担心失败而无法行动,或者不知道如何开始一个复杂的项目的时候,就会很难做成这件事,它跟自己欲望,动机无关。
在公司我见到严重的拖延者,他可以面对电脑,空白的world前不做任何事情几个小时,他们可以一次又一次的把“事情堆积到一起”,但是最后还是得解决。
事实上,他们内心很渴望赶紧把这个“复杂该死的工作完成”。
如果你也有这种经历,那就是自己陷入了“既定环境的恶循环了”,你可以试试放下手机,离开电脑,world放空自己,然后尝试拿着笔本,把要做的东西写出来,这样就能够找到合适的方法了。

03

温水里面的“怪圈”。

温水煮青蛙的本质告诉我们并不是“你要快速更换环境”,生活中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个舒服的环境,比如“回家就能躺”,“到公司椅子都是海绵的”,“水果零食一大桌”等。
舒适区的环境适合休息,但不代表是最好的“成长环境”,我们想要寻求成长,就不能太舒服,不然就成长不起来。
1.第一个怪圈:“环境就是成长的核心杀手”。
我每天给自己下定了一个核心的KPI,就是坚持复盘,坚持写作,开始阶段我习惯于坐在沙发上,然后把电脑放在腿上进行写作。
且注意力很容易因为“手机的叮咚声”而下降,坐在沙发上很舒服,但坐一会就想“躺下”“趴着”来写作。
这使我写作的质量和效率都非常低,不到2000字的笔记要墨迹大概半个多小时,后来为了“逃离”这种舒服的环境,我开始把写作的环境调整到了“办公桌”。
当我回到家中坐在办公桌面前的时候,我的精力就逐渐的变得“聚焦”,即使有讯息,当下也不会去看,要等到任务完成在去“回复”。
这就是环境给我带来的影响,如果你想成长,学习,读书,其实最好的形式便是“先换环境”,环境可以让自己逃离舒服的怪圈。
现在互联网时代,让自己学习的机会有很多,并且知识都是透明化,很多平台都是“体系化”,只要想学都非常的容易,前期给自己制造一个没有任何干扰的“学习环境”,这是一切的基石。
为什么农村孩子“学习那么用功”,就是因为“条件差”。
“条件差仅仅代表的物质层面”,从环境层面来说,干扰性就会显得特别低,没有那么多让孩子可以玩的地方,玩的玩具,所以只能通过这种方式制造乐趣。
而大城市就有所不同,物质丰盛,到处都在想着如何“引起人们关注”,加上环境的因素,你也就丧失了“聚焦”的能力。

2.另一个怪圈:“太容易放过自己”。
温水的青蛙,一部分的核心原因除了“温水”的不断加码,就是“青蛙本身”,某些层面,自己总是“太容易放过自己”,总想留个后路其实是最没有后路的一种行为。
之所以这么轻易的就“放弃自我成长”,是因为心里存在着一个叫做“侥幸”的词汇。
工作中你可能总想着没准我偷懒,领导看不到呢?没准我的方案就被客户误打误撞的选用了呢?不用力干活儿,反正有团队其他成员在呢,我分担给别人一下不就好了?
你看,你总是这样不认真,也没有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做事情嘛,过得去就好,不必太用力,然后这样一遍一遍的暗示着自己。
可能刚开始的时候会显得有些心虚,但是有了第二次,第三次,N次以后就成了习以为常。

等到自己猛然醒来,回头居然发现“这些借口”,又进入了一个不同的“怪圈”,最后你站在人生的路口,总是喜欢选择最简单,省事的那条路。
这样,你就会慢慢的忘记自己的“初衷”,以为眼前的放过自己和怠慢都是及时行乐,反正还年轻,应该享受人生,可是“上天是公平的”,一次一次的放过,一次一次的懒惰,就会成为年长时候的困惑。
多数人习惯在这样的“环境中”偏安一隅,觉得打工嘛,怎么简单怎么来,反正又不是给自己做,并不用去在意。
其实,对工作以及任何事情的敷衍,本质就是对自己的敷衍。
你的PPT漏洞百出的时候,你总是想“没关系,领导也不一定看我的”你一边抱怨领导为什么用一个还没自己聪明的人,一边做着“只扫自己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老油条”。
你总是抱怨“社会贫差大”“工资不理想”,一边在沙发上打游戏,看电视剧,也不提升自己,时间久了你也习惯了,觉得这一切似乎理所应当,甚至于养成了“敷衍了事”的习惯。
日复一年,还给自己找无数的借口,什么拖延症,什么活在当下,什么做自己,口号鸡汤都被自己玩烂了。
但是你还是没有意识到,这样的放过自己,并不会成就自己,反而还会拉低你,让你一再下滑,最终就成了那只青蛙,温水里面等着被煮。

04

没有后路就是“最好的出路”。

多数人的想改变,除了场景方面,本质是因为看到了别人行动后产生的那个目标,目标与自己的期望值较为匹配,所以就形成了:“哎呀我要行动”,“哎呀我得学习”。
你看到五个月前“发音不标准”的小程现在“英语表达收放自如”,你看到原来那个160斤的大肚子哥们,现在在你面前130斤还一身肌肉,这些都是“驱动欲望”最关键的因素。
1.路径,目标导向和思维方式。
除了环境以外,你还缺少一样东西,叫做“清晰的目标”和“有效的路径设计”与有效思维方式的建立。
“我想改变”,这句话显得很空,“我要在身材方面改变,这句话就加上了“核心指标”,我要通过30天健身减肥10斤,这叫有“清晰的目标”。
所以这是一切要“行动的根原因”,前期就是“行动目标”,那么有效的路径设计就是驱动自己“如何去做”,“怎么去达到的问题了”。

多数人都没有搞清为什么要“设定目标”,关键点都集中在了“我要改变自己,改变生活,我要通过这个赚钱”,这些正确的空话上。
换言来说,自己“设定目标,设定有效的路径”,本质是为了解决问题,但是最后如果以这个导向,根本解决不了问题,这样的思维方式是会让自己更难受,为什么?
因为每个目标后面都隐藏着一个大问题,比如你要减肥,是因为太胖了,你想学习,是因为知识不够渊博,如果你按照这个思路进行下去,多数都会失败。
为什么会失败呢?因为它是一个“思维内循环”,解决问题—改变—停止—回到过去—解决问题,依次循环的过程。

你应该把“关键点调整到未来愿景上”,而不是解决问题上。
自己需要有明确的愿景,这个愿景就是自己的目标,这样你就不会内循环了,有了愿景后,在努力的路径中,把思维聚焦在“如何创造自己想要的结果”上,而不是不断的解决问题上。
所以只要投入的时间够长,那么就形成了一种“正向性的循环”。
本质“远方有一条可以牵引着你往前跑的东西”,那就是未来那个想要的愿景,而就摆脱了“解决问题—改变自己—回到过去”的思维中。

2.没有后路就是最好的后路。
所谓的留余地,退路都不是最好的路,罗曼罗兰在书中说到“宿命论是那些缺乏意志力的弱者的借口”,命运有时就像一条三岔路,真正的光明所在反而是你面前的那堵墙。
我们都是在“压迫”和“冲力”中前行的,就好比种子被埋在地下,通过努力才能扎根破土成苗一个道理。
当自己面临一个死胡同,踢开那个障碍物就是另一扇风景,如果你选择走捷径,走过的另外一条路或许是大多人走的路,最后将面临同质化,竞争更加强烈的状况。
退路的本质其实也是一种“分心”。
领导让你做个PPT,你总想着有没有模板可以套用,让你做个活动方案,你总想找个成型的改一改,这些有什么用,最后其实糊弄的还是自己。
考虑退路,都不如把功夫用在“学习上”,退路看起来不费力气,但之后自己要花费更大的力气再去投入。
没有了退路才能有更好的“出路”,最好的路一定不是自己计划出来的,它往往隐藏在迷雾之后。

当自己面临绝境逼不得已的时,那自己应该高兴,因为冲出迷雾,就能看到更远处的风景。

给自己设定一个3-5年不断追逐的目标,不要成为“温水”里的那只青蛙,只有心不安,才能更出众。
核心观点:
不想轻易被出局,请警惕“青蛙效应”,居安思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别让自己过的太舒服。
不管是企业的竞争还是岗位之间的竞争,大多数都是渐热式的,如果管理者与个人不能敏感到市场和环境的变化,那么最后就会像这只青蛙一样,被煮熟,淘汰。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