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是检验投放能力的有效标准,没有之一!

你有没有经常听过这样一个说法:

如果做投放的或负责管理投放的,不能经常在媒体平台进行一线的适度投放,他会对媒体算法的调整、流量分配的新变化等都会嗅觉迟钝、敏感度不够。

最后投放出来的效果自然有所下降,用户成本也会提高。

所以,脱离一线讲投放分析,基本都是纸上谈兵,和是老板不做销售最后结局一样!

下面讲到的应用商店的投放,最近几天投放出了ROI为1:10的惊人比例,很多时候细节真的决定收益!

还有关于穿山甲的流量,它的量是很多不佳,但是投放、策略过滤和产品调整的有效配合也是能把穿山甲流量投起来!

1、应用商店投放

讲讲魅族,一讲到应用商店,无论代理还是很多广告主都会直接说,就是cpd竞价,和其它主流应用商店没什么区别。

不知道你们实际自己投放了没有?

在账户的结果里面的确是有“下载的单价”,但是下载是怎么算来的?

它不是直接、简单的按cpd计费的!

魅族应用商店的投放成本计算是按这样的漏斗:

先按点击计算成本,再算下载单价。

计算公式是这样:

下载单价=(点击数量*点击单价)/下载量。

那上述的根据点击成本转化后去计算下载单价,和纯粹按下载单价去计算成本在本质上有什么区别?

我将用户在魅族应用商店这两个不同过程简单做如下步骤切割(以搜索计划为例):

用户搜索关键词–展示–点击到商店落地页–点击链接下载app;

蓝色部分是按点击进行计费;

红色部分是按下载进行计费。

从用户行为的路线看,就可以看出下载app那一步是最置后的,点击行为在下载行为之前;

如果从媒体的利益最大化和媒体算法的设计上,你其实可以想象到两者的差别有多大,以及会在哪里?

点击的行为对媒体实际更有利!

清楚了这一点本质的差别,以及在理解媒体算法的设计后,在通过一般过滤劣质用户的操作外,对于关键词的选择则为关键;

a、毕竟和用户需求紧密相关的关键词,比简单有热度、高搜索量的关键词更有利于广告主,最后直接到达下载这一行为的可能性为更大!

所以盲目选择曝光大、点击率大的词对于广告主和优化师不是最佳选择。

b、什么是影响点击单价的主要因素,这个非常关键,因为直接影响到点击单价和下载成本;

不过这个比较容易推出,就是投放前端的cpm;

前端cpm的价格直接受点击率的影响,点击率越高,加上出价恒定或越高,则cpm越高,从而点击单价就大概率越高;

了解了a和b两点,在投放计划的选择和投放策略上就基本能有所安排!

2、穿山甲的投放

穿山甲的投放,很多人都会说太多渣量了。

事实上也确实没错。

但是,真的完全是不能投的流量吗?

穿山甲一年的广告收入那么多,我们会觉得所有的广告主都被欺骗了?

还有一个检验它质量好坏的办法,就是通过市场了解到是不是有广告主在穿山甲这块的投放有大金额的消耗,这个消耗起码月投放金额要超过100万元人民币。

事实上是有的。

人家的投放还是相当灵活、甚至是诡异的!

比如广告变现产品。

刚开始投放的时候,按激活事件投穿山甲好便宜,不到1元,roi能盈利,但持续不了几天,变现能力就跟不上用户成本,而且还发现好多用户进入产品后完全没有行为动作的;

按次留转化事件投放,刚开始用户的ltv值能cover住投放成本,但也没几天roi就不行了,而没有行为的用户数量基本是等比例的;

这个时候,总会有人开始骂流量的。

但是,也有人这么干:

a、依然按激活事件投放,只是这个激活不是传统大家认为的“激活”;

b、分不同账户投放,在不同账户中有自己投放、素材的策略,因为投放策略不同会影响投放账户投放出来的roi效果,在a的基础上进行b的投放,roi依然有效,只不过不是所有的账户有效;

有效和无效的数据分析下,有经验的自然的能看出门道来!

c、提到a的按自己所设置的“激活”事件,那么在产品端上是要做一定的调整的,这个调整你可以理解在投放测试期的时候就会发现:

投放计划和用户行为总是出现某些紧密关联性,而这个关联性在产品和运营变现上只是没有设置、并且体现出来;

所以根据c的情况,在产品进行一定的调整和挖坑,在此乃至后续的用户行为点上设计合适体验、合适价格的广告形式、合适频次的广告等,把这块原来缺失的收入给提升起来,roi自然而然就回来!

所以,

别人骂娘一些流量是一回事;

自己懂投放、以及懂变现、懂产品、懂运营变现的投放亲自去干,结果又是另外一回事!

实践,确实是检验效果的有效标准!

-END-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