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讲讲几个应用商店的一些细节感受

最近在投放中对于应用商店的一些细节和细微的变化还是感受颇深,这些感受或者说收获对于团队在实际投放当中还是能起到很“正向”的作用。

1、oppo

a、动态出价的分发计划

oppo应用商店从去年底开始增加了动态出价的功能,目前这部分功能计划的消耗速度不像vivo的动态出价那样快速,投放的成本还能满足广告主的要求,产品后端的表现不同计划对应的情况不同,需要优化师做针对性的观察和调整;

还可考虑是将其作为单独的广告组,还是和普通分发优质的计划去组合起来,在整个广告组内去捕抓尽可能多的“优质”用户。

b、普通分发计划的消耗前置

部分oppo新账户出现了一种情况,为何说部分还是因为我们的其它账户没有出现。

这种情况是oppo的普通分发计划也出现快速消耗的情况,非常接近于vivo的普通分发,消耗金额会提前消耗完预算,而前端的下载量、下载率和千次展示金额会滞后显示。

这个情况的出现,对于广告主和优化师来说等于部分成本肯定是要付出的,只要消耗后才能根据计划带来的实际效果来做进一步的优化:选择、复制或关闭、或局部调整。

针对这种情况,投放的时候预算的安排、成本的“浪费”需要做个整体的考虑,将测试成本做到可控和迅速测试出有效的计划。

二、vivo

a、流控

vivo的普通分发计划会出现流控,会基于预算或基于cpm的大小,所以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不用感到奇怪,知道原因进行调整即可,尤其是200元预算大概率是会被流控的。

这里我们会看到cpm的大小即使在下载出价一样的情况下还是会出现差异,所以需要对此进行优化,同时观察不同的cpm价格对于产品后端效果的影响。

cpm价格不是越高或越低就越好,会有个大概的值,换句话说媒体对于某个行业来说底层也是有个cpm数值作为衡量标准。

此外,即使一个行业也千万不能单单从大行业去看,比如社交产品和交友产品的cpm就存在差异,聊天交友和常规交友的也有很大的区别等。

这些需要根据投放不同类别、以及数量的积累后能有比较多的感受,然后做积极的总结。

最后,关于流控固然是流量会受限制,但是用好流控这个“功能”也是对于优化投放计划,挖出优质用户的一种有效手段。

b、计划间的竞争

这个其实之前的文章也有涉及过,太多优化师为了更多的量采用众多计划投放,但是无论什么类型的计划其实都是它们之间都是有竞争的。

所以,当发现量级不好上的时候,适当暂停一些计划,并且观察哪些计划是后端效果好的,尽量采用2-3条计划通过横向拓展换不同素材去跑即可。

c、账户结构的预算

涉及广告组和广告计划的预算,甚至是账户的预算,这块怎么配合去调整,通过怎样的节奏、对广告组内不同类别的计划进行预算的调控等,都能在把控用户成本或过滤用户质量方面起到比较大的帮助,这块属于投放中高价值的部分,在我的线下咨询的时候我和部分同学重点辅导过,需要比较细致的复盘和分析,尤其要借用媒体或自研的SAAS系统。

三、华为

华为的推荐分发不要排斥,但这计划的投放在非主要时间段不要消耗预算太多,在常规、正常的时间段比如流量高峰、休闲时间等这些可以重点去进行投放。

而且,分发计划不用只是一条而已,多条进行配合,至于怎么配合可以好好琢磨,除了出价、除了时间点的互补去增加用户的量级获取等,还可以有什么作用?

ps:过年期间,各个商店或信息流用户量真的大,尤其是一些被广告主容易忽略的中小渠道、长尾流量,不知道你们收获到没?反正我们是款已经不够了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