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告诉我,企业的基因到底是什么?

开局一张图?

自打加入互联网,就一直听到“企业的基因”这个说法,可它又好像是门玄学,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很少有人给解释到底是个啥?最近刚好看到?这本书,对这个黑话有了点儿理解,跟大家分享一下:


我们经常听说:阿里做不了社交,因为它没有那个基因;腾讯也做不好电商,因为它没有那个基因;传统行业企业搞不好互联网转型,因为它们没有那个基因……


所以,这个基因是跟人的基因类似么?是一出生就注定了,无法改变的么?可人类的基因貌似也是可以被外界环境影响,发生一定程度上的改变并遗传给后代的,那么企业的基因呢?


上述问题,可能在正常情况下看不大出来,只有在变革中才会特别凸显。比如一家巨头企业的轰然倒下。《创新者的窘境》就是选择了这个角度,试图解答一个核心问题:为啥曾经那么厉害的巨头公司,在创新技术、产品面前如此狼狈,说完蛋就完蛋了?巨头公司自己就搞不出那些创新么?


古牧君记忆中的例子就是诺基亚,即便后来迅速拥抱智能机,但也早就掉出主流市场了;突然觉得,现在令各大传统汽车厂商如坐针毡的新能源车,是否就是当年的智能机?


这么看来,巨头作为守成者,最大的威胁就是创新者。但创新跟创新还是有差异的。书中主要界定了两种创新:延续性创新 vs 破坏性创新


延续性创新是啥?就好比在没有汽车、只有马车的年代,大家不断研究如何让这个马车跑的更快更平稳、坐着更舒服。这类研究,一般巨头们从不缺席,引领着行业不断精益求精,特别有工匠精神


但破坏性创新不一样,它就好比汽车 vs 马车,突然蹦出一辆汽车出来,可能一开始大家普遍不大接受,觉得这东西动静大、跑不远、还奇奇怪怪的,但随着反复打磨和普及,城市和道路就彻底告别了马粪


所以第一个知识点来了:巨头公司不是不创新,而是他们只能搞延续性创新,搞不出破坏性创新,所以结局大多是死


那么下一个问题来了,为啥巨头公司搞不出破坏性创新?其实咱们又误会巨头了,人家不是搞不出来,是里面有人能搞出来,但就是会被公司内部忽视掉~书里特别形象的总结了巨头公司的作死六部曲,咱们鉴赏下:



STEP1:破坏性创新总是率先由成熟的巨头企业研发成功

而且一般还都是自下而上的、由底层研发人员自发捣鼓出来的,很少是高层下令搞的


STEP2:市场营销人员随后收集公司主要客户对此的反馈

但结果一般都是不需要!是的,客户们都会说你这个东西看着挺好的,但真心不需要。而且企业内部成本效益测算部门也会告诉你,这种技术不划算


STEP3:成熟巨头企业加速推进延续性创新技术的开发

主要客户会告诉你,还是把现在的产品再打磨打磨会更好!内部成本效益测算部门也是这个结论建议。所以巨头公司就更认准了要加速搞好延续性创新


STEP4:新企业开始浮现,破坏性创新在市场打磨中逐渐成形

很多新兴小企业开始以破坏性创新来尝试进入市场,这些小企业很多时候就是大企业中原本的那些核心研发人员,因为在成熟巨头内部看不到机会,所以出来创业。一开始破坏性创新的产品一般般,很可能会折戟沉沙,但经过几番打磨,就会逐渐找到目标用户


STEP5:新企业开始凭借破坏性创新积累的优势,进军不同层面的市场

一般破坏性创新产品最开始实现盈利的市场,都不会是特别主流的市场;但一旦在这个市场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和资本,就可以转移到其他市场了


STEP6:成熟巨头开始醒悟,但因为棋慢一招最后出现颓势

就破坏性创新的特点就是要快,先发优势的作用会被几何倍数的放大



看完这六步,我就开始纳闷儿了:为啥客户竟然会说不需要这些破坏性创新?为啥公司内部那么多厉害的老板也会觉得没必要?

书中给出的解释是价值网络理论,我觉得这跟企业的基因关系已经很大了,而且我更倾向于把它形象类比成巨头自建的生态枷锁

你可以这么理解:按照一般规律,行业中的top3巨头会对行业形成垄断,把持行业中80%+的客户和生意。这么一来,巨头企业就化身为行业,他们与行业互相作用,形成了一个共生的生态系统


就好比一片小型森林,如果里面的顶级掠食者是老虎,那么这个生态里的所有相对低级的生物就会顺应着有所适配调整;而如果不是老虎,是人,那么这个生态最后呈现出来的样子肯定就跟原本老虎的那个不一样了(对森林来说,人做主宰的结果很可能就是没有森林了哈哈哈


按照上面的比喻,巨头无意间培养了自己的行业生态,所以当它自己想要破坏性的创新改变时,生态中的伙伴们又怎么可能适配呢?你怎么可能在自己亲手创造的世界里,培育出一个完全不属于这个世界的怪物呢?


所以企业的基因,就是这种生态枷锁吧,它不仅仅是巨头自身的问题,也是巨头亲手塑造的行业生态相互影响造成的



如果觉得上述解释还不够细分,那我可以进一步把基因拆解为:资源、流程和文化这3个元素


资源里最直接重要的就是人,很多时候巨头企业的老板都不知道下面有过这种破坏性创新尝试,因为下面做的努力,在中层就已经被过滤掉了~而中层过滤这些的依据,就是企业的文化和流程。流程是固化成型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外溢出来的流程,两者相互依存



那么如何才能破局呢?是不是成熟巨头企业必死无疑没得救了?书中给出的答案就是成立一个资源上尽量独立的小组织,让这个小组织去承担那种破坏性创新尝试,并且给予足够的耐心,因为这种尝试经常会面临短期的失败,但只要能及时调整迭代,就总会有巨大的回报!说到底,就是考验一家公司能否抵制住自身追求局部最优解的诱惑,而去追求长期的全局最优解!


从直觉上,上述模式貌似更像是腾讯的套路




写到最后古牧君突然在想:破坏性创新除了在公司这个尺度上适用,在我们个人这个尺度上是否也适用呢?嘿嘿,回见了您内

相关阅读:

像《重新理解创业》那样,重新理解职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