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业务才能真的懂数据分析

《一份优秀的可视化报告》系列,我们讲到了如何准确的选择图表以及在最开始如何创建自己的分析思路,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的数据分析往往是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根本是为了提升业务增长,所以想做出有价值的数据分析离不开业务思维

最近3个月的电商平台销售额有所下降,领导让你分析下具体原因,你根据分析思路和常用指标,分析了PV、UV同环比数据、客单价、交易数据等给到业务人员,可是人家根本看不懂,也不清楚数据反映的问题和价值在哪?

一、什么是业务思维

业务思维就是将数据分析的思路、框架、方向、结果和业务紧密结合的一种意识。我们所做的数据分析的整个过程,都需要有这样一种业务逻辑,才能输出真正有价值的结果。

它的前提是你足够了解业务。

二、如何培养业务思维

1、了解业务逻辑和知识

一项业务从产品设计开始,通过各种渠道,销售触达到用户手中,获取相应收益,是整个的业务流程和链条,把流程拆分细,清楚的了解影响每个步骤的因素,就是了解业务逻辑的过程。

整体,我们可以从产品、运营、渠道、用户、利润几大方面进行了解。

产品:重点功能用户使用情况、影响用户付费转化的重点功能等

作为数据分析人员,对于所分析的产品和业务要熟悉,了解什么是用户关注的重点功能,以及付费用户关注的重点功能,这在发现产品问题时至关重要。

运营:以往的运营活动、运营策略等

针对于产品和业务,通常会采用什么运营方法,相关的运营数据,需要分析人员提前掌握,例如电商的双十一、618活动等。

渠道:业务推广方式和渠道、不同渠道的成本、利润、推广效果等

业务通常都有多种推广渠道和方式,不同渠道的推广效果要提前定好指标,比如PV、UV、访问时长、访问转化情况等。

用户:目标用户画像、用户反馈情况等

分析人员对于产品的用户群体需要很清楚,年龄、消费水平、地域、职业等等,有助于在分析时准确的定位问题发生的群体变化情况,另外用户的反馈也需要有统计数据,例如电商中的投诉、评价数据等等

利润:销售指标、利润计算等

这部分也是业务人员的考核指标,关注产品的销售转化指标是必须的。

结合对业务的理解,建立自己的核心指标体系和常规业务看板尤为重要。核心指标体系的建立过程也是我们对业务深刻理解的过程,在创建自己的指标体系时也要多和业务人员沟通。

第二就是根据指标体系创建一个日常监控或周期汇报的看板,这样发现问题就可以更及时,更准确,目前很多的BI类工具都可以做到自动同步或定时同步,每天登录上对数据进行随时的观察很重要。

电商数据分析基本指标体系.png

电商行业数据分析指标体系

电商数据分析.png

电商运营日常数据看板(BDP制作)

2、明确业务需求,以结果为导向

在前期对业务逻辑和知识有了解的基础上,分析人员还需要对业务人员提出的需求进行理解和判断。

往往业务人员的需求都是从经验和现象中获得,还需要我们从数据的角度,判断和衡量这些需求是否是重要的、有价值的,是否需要被解决,需求、问题之间是否存在真正的联系?

在结合业务逻辑深度挖掘这些业务需求后,再进行系统全面的数据分析。

判断需求,也是给数据分析一个明确的方向,只有以结果为导向,才能在复杂众多的数据中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

3、分析结果给出明确的业务指导

数据分析的目的在于帮助业务人员锁定问题,找出方法,所以在分析最后,我们往往会给到从数据上得出的分析结论和方案。

如果分析人员拿到方案后,问到 “然后呢?我该怎么做?” 就说明你的分析并没有给出明确的业务指导,对于业务人员来说就是废纸。

业务人员需要根据你的分析结论和方案,指导接下来的动作和工作重点,

例如,你的分析结果显示:

「目标用户群体中年龄在18-25岁的用户量有所减少,导致销售量降低」

如果你直接给出:「提高对于18-25岁用户群体宣传引导」的方案,那业务人员肯定表示“我也知道,要你何用”

需要对结果深度挖掘,给出明确的指导:

(1)对于该年龄段群体的宣传推广增加,具体是哪个渠道的推广效果最佳呢?

(2)根据以往的推广数据,预计多长时间内可以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成本多少?

(3)建议的推广渠道和措施是···

(4)··· ···

需要根据数据给出具体的解决措施和业务指导,才能真正输出对于业务有帮助的分析报告。

三、总结

输出有价值的业务数据分析报告,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逐渐培养自己的业务思维和逻辑,来指导分析工作,对于数据分析的新手小白来说,十分重要。

-END-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