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吞象”迷局商业历史上,体量小的公司“蛇吞象”,拿下巨无霸的案例不在少数。如我们所熟知的联想收购IBM PC业务,x86业务,吉利收购沃尔沃等。相比于339亿美元市值的惠普,目前不足80亿美元市值的施乐公司,想要通过这次“蛇吞象”,来挽救自己的危局。根据最新要约,施乐将以每股18.4美元的现金加每股0.149股施乐股票的价格完成收购。我们知道随着PC市场的持续**,惠普大部分利润来自打印机业务。惠普是全球最大的打印机制造商之一,施乐则是最大的复印机制造商之一。施乐公司认为,收购惠普后可以节省20亿美元的成本,惠普一方则认为目前市值被低估,施乐公司的收购是“趁火打劫”。在这起收购风波中,有一个关键人物亿万富豪卡尔·伊坎,在2019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中他排名61位,一方面他持有施乐约11%的股权,另一方面他还持有惠普的大量股权。据去年11月份《华尔街日报》透露,卡尔·伊坎已买入了约12亿美元的惠普股票,并正向惠普施压,要求其与施乐进行合并。伊坎认为,惠普与施乐的合并能够给投资者带来更高的利润。2020年1月6日,施乐再次致信惠普,称已获得美国银行、花旗集团和瑞穗金融集团等三家金融机构240亿美元的信贷承诺,以完成这笔能够创造价值的合并交易。施乐还表示,该公司与许多惠普最大股东进行了“建设性对话”。惠普董事会很快对此予以反击,称后者为335亿美元的收购要约获得融资承诺并不是两家公司讨论的基础,并重申施乐的收购要约低估了惠普的价值。之后,施乐公司又于1月23日发布公告,称将计划在今年夏天的惠普年度股东大会上将对11项提名进行表决,也就说可能会更换惠普整个董事会。惠普董事会目前有12名董事,这个数字将下降到11名,当前首席执行官迪翁·魏斯勒今年晚些时候腾出他的席位时。施乐的提名人包括联合航空公司(United Airlines Inc.)、Verizon Communications Inc.、Novart is International AG和美国进出口银行的前高管。不过,这些候选人需要获得合并持有惠普50%以上股份的股东批准,才有可能进入董事会。目前,施乐已经得到了卡尔.伊坎的公开支持,他持有惠普大约11%的股份,在后面或会持续增加。惠普发表的声明,明确表示反对拟议中的董事会改组。一位发言人称:这些提名是施乐推进其提议的一种自私自利的策略,这种策略大大低估了惠普的价值,并造成了风险,损害了惠普股东的利益。“我们认为,施乐的提案和提名是由卡尔·伊坎推动的,他在施乐的大股东地位意味着他的利益与其他惠普股东的利益不一致。由于伊坎的所有权地位,他将不成比例地受益于施乐以低估惠普的价格收购惠普。”从这起收购案的过程来看,施乐公司步步紧逼,从收购资金到董事会重组名单和整合后的运营策略(节省20亿美元成本)都有清晰的规划,而惠普一面持续的发声反对收购,主要因为认为目前惠普市值是被低估的,施乐公司是敌意收购,除了发声反抗,惠普也在使用着常规反收购手段,来应对施乐公司的一系列动作。
评论(0)